高海宁老师课间和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
高海宁
衡水市第十三中学高三化学教师,高三化学教研组组长,连续多年带毕业班,多次被评为高考功勋教师、质检考试优秀教师、优秀学科组长。参与部级子课题研究及河北省科学教育“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担任衡水市科学教育“十四五”规划课题主持人,荣获衡水市优质课一等奖。
爱,是教育的源泉,流淌在课上课下的每个角落。我用一支粉笔和一支红笔见证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成长,也见证了十三中从曾经的默默无闻到现在的声名远播。
让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相信这是所有和我一样平凡的十三中老师的信念。来十三中上学的孩子,中考发挥可能不太如意,但是在“解放生命,激爆潜能”的十三中,每一位老师都会用爱给孩子们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爱学生,就希望他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作为一位化学老师,我的课很有趣。从课前几分钟播放的化学相关短片,到后来播放我自己精心剪辑的40分钟视频,这深深吸引了学生们。除了我化学本专业的知识和小实验,我还希望我的学生能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我曾利用一学年的边角时间带孩子们追完了纪录片《侣行》前三季。我们师生一起追随着张昕宇和梁红二人领略过奥伊米亚康的极寒、巴哈马群岛的飓风、切尔诺贝利的空荡……也曾一起为中国人把五星红旗插到马鲁姆火山口时而振奋,一起感叹过伊拉克古文明之殇,一起为生在华夏中国而感到幸福。我们师生一起被《侣行》传递的坚持不懈和克服困难的精神鼓舞。虽然我做的这些占用了孩子们的部分时间,但是我的学生们并没有因此而成绩下滑。那一年我教的两个班,成绩一直领先。我知道这是孩子们的精神得到了鼓舞,他们的潜能被激发,他们也渴望实现生命价值,因为他们看到过、振奋过,所以愿意为之而努力。
爱学生,就应该更加严格要求他们
严格要求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学习技能。考试作弊和作业抄袭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所谓粗心马虎“会而错”的知识点是学生必须改正的;方程式书写不规范“对而乱”也是学生必须纠正的。今年高考化学卷的选择题整体比较简单,下了考场孩子们就冲到我面前说,幸好老师您平时要求严,感觉这次选择题做起来又快又有把握,比平时还顺手。听孩子们这么说我第一感觉是忐忑,你们千万别浮躁啊,后面还有生物要备考。高考成绩出来后,看到孩子们分数确实比较高,我才安心分享孩子们的喜悦。
平时每次考试后,面批、面改都会占用我很多时间。高三孩子的时间很紧张,除了课间辅导和晚自习辅导,写批语也是我和学生们交流的一种方法。我会把孩子们需要注意的低级失误和需要总结的答题模型标注出来,让他们原地修正再交给我,有时也会在答题纸的空白部分写上我想对他们说的话,比如帮助他们缓解压力的、树立信心的、提出批评或表扬的、表示期待的……每到孩子们毕业时,我会留下他们的一些笔记本。没想到孩子们会把我写的批语从答题纸上裁下来,然后贴到自己的笔记本上。虽然他们已经毕业离校了,但是发现的瞬间我依然很感动,这应该就是我们师生之间双向奔赴的浪漫。我的严格要求他们能懂,并且会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
爱学生,就要将他们托举到新的高度
积极奋进不是我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是十三中的整体教育教学氛围。在这里,所有的老师都不会计较自己付出多少,都希望把班里的孩子们托举到他们渴望的高度。有师生之间的默契在,我的学生肯学认学,这让我觉得很欣慰。
葛佳宁同学从中考时桃城区排名6000多名一跃成为今年的高考全省第15名,这是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各科老师通力合作的共同成就,而我们班实现逆袭的却远不止葛佳宁这一个孩子。
6月24日出成绩的那个晚上,我收到的每一条微信都令我热泪盈眶。小琴第一句话是“老师我爱你”,第二条是发过来的成绩单650分,她说比预估分高了100多分,这个小姑娘平时化学成绩在班里中等偏下,在她看来我写的最后一句批语“坚持,你一定能成为我的黑马Girl”是一种“鸡汤式鼓励”,但是她说在老师日积月累的帮助下,她坚持克服低级失误,一点一滴进步,原来真的可以让自己成为“黑马Girl”。
李康佳是一个爱哭的小姑娘,她总为跟不上班里的节奏而着急。出分后李康佳妈妈说她和孩子很感激老师们,一家人觉得孩子能考560多分就知足了,没想到考出了让全家人惊艳的616分!李康佳说“多亏了老师每天爱的抱抱和鼓励”。我们班的女生做题时犯了“低级失误”,我都要求她们在跟我当面改错时抱抱我,以此表示对她们的“惩罚”。这也是我们师生之间彼此的安慰和鼓励。没想到鼓励式“抱抱”让孩子感受这么强烈,发挥的作用这么大!
刘宇轩、冯梓烨、王学博国防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下来了,冯梓烨给我报喜的时候说化学考了历史最高分,总分也超出了自己的预期,感谢老师的不抛弃、不放弃……七年带毕业班,我每年都会收获这么多的情感回馈,一想到我的学生们会在我的严格要求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获得成长和成功,从此攀上他们人生的新高度,我就觉得特别骄傲和幸福!
每一年的高三教学都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段宝贵记忆。每当回想起那些师生并肩“作战”的日子,心中总会涌起丝丝暖意。一支粉笔写不尽老师对讲台满腔的热爱,一支红笔描绘出老师对孩子们一心一意的期待。这是对青春最好的诠释,也是对教师这个职业最崇高的敬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依然守护着一群孩子,希望用我最纯粹的爱为他们的成长助一臂之力。也希望那些毕业的孩子们无论飞向何方,这段共同奋斗的时光,都能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时刻提醒他们,老师永远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他们。希望他们能够把“奋进——为中华之崛起”的十三中校训根植于心,勇往直前!
作者:衡水市第十三中学 高海宁
(图片由衡水市第十三中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