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骄阳似火炙烤大地,衡水市气温虽居高不下,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劳动者依然坚守岗位,在热浪的陪伴下无数身影奋战在一线,确保日常工作顺利进行。


迎夏季,奶牛养殖多举措


上午11时,走进枣强县方军奶牛养殖场的牛舍,600多头奶牛正在喷淋降温设施下休息。炎炎夏日,对于耐寒不耐热的奶牛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热应激对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均有所影响。为降低高温天气对奶牛的影响,养殖场多措并举全力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这两边都是小牛崽,后面则是怀孕的母牛……入夏以来气温较高,为创造洁净舒适的养殖环境,牛舍内不仅24小时开启喷淋装置,中午12点风扇也会准时打开,给奶牛们吹吹风、驱驱热。”养殖场负责人庞延阳指着棚顶一排排风扇介绍道。


“夏季,是养殖场一年中难熬的关卡。我们通过盖防晒棚、装风扇、安喷淋装置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奶牛应对高温天气。”庞延阳说道。


温度高,细菌易滋生。奶牛在这个时候容易生病,因此要时刻保证牛舍环境的干净卫生。养殖场的工人们每天除了要对牛舍进行打扫、清除粪便,还要进行消毒,以达到减少蚊蝇和降温的目的。


养殖场不仅讲究环境,吃的还有“说法”。


养殖场为奶牛们定制了“夏日限定套餐”。“套餐”里既增加了优质干草,还增加了充足的维生素等微量元素,当然,清洁的饮用水是必不可少的。对奶牛来说,这些精心配制的“套餐”不仅口味更好,还有营养,更有利于帮助奶牛应对夏季高温环境。


避高温,温室大棚忙管理


下午4时,桃城区郑家河沿镇北沼村的广聚农业科技(衡水)股份有限公司和美采摘园内,虽然铺盖了黑色遮阳网,但长时间暴晒的温室大棚内仍闷热难耐。


汗珠布满额头的赵振山正手持修枝剪,给火龙果剪掉新长出的枝芽,确保火龙果营养的有效供给。赵振山的手套上沾满了火龙果枝条渗出的胶质粘液,行走间汗水淌下,赵振山用肩膀顶起脖子上的毛巾,歪头蹭了蹭眼角眉梢的汗。



“整个大棚温度得控制在35℃左右,不然持续的高温会使火龙果生长受阻、枝条灼伤、降低产量。还有,高温会使棚内的蒸发量大增,造成火龙果枝条缺水萎蔫干枯等危害。”技术人员李娟严肃地说。



面对高温,采摘园管理者首先拆除了大棚拱顶的塑料棚膜,打开大棚的通风窗口,以促进棚内空气的流通。其次,大棚拱顶覆盖遮阳网,保护作物免遭强光灼伤,为作物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最后,采取棚顶喷淋降温措施,黑色水管贯穿棚顶,管理者根据每日温度变化打开喷淋系统,棚顶上方的喷头喷洒出涓涓水流,为作物带来酷暑天气中的一丝丝清凉。


赵振山笑呵呵地说:“公司为了让我们避开高温时段,修改了原本的工作时间,现在进棚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午7点至11点、下午3点至6点。大棚工作嘛,闷热难免,但是看见自己管理的作物开花、结果,还有人们采摘时候的笑脸,都是我们成果的体现,淌下的汗不白流!”


防暑旱,农田一线润田垄


下午5时,桃城区郑家河沿镇北沼村广聚农业科技(衡水)股份有限公司的农田里一派热闹景象:工人们抓紧清凉时段忙农事,隆隆作响的起垄机将麦茬麦糠清理并开垄,播种机紧随其后撒下种子,机井里涌出潺潺水流……抓紧夏收、夏种、夏管各项工作,为全年粮食丰收夯实基础。



酷暑难耐,技术人员李娟却依旧身着长袖长裤,“今年降雨少且多高温天气,玉米播种后需及时灌溉,这样才能保障玉米正常出苗,确保一播全苗,为后期丰产打下良好基础。”



抓好农业灌溉,是促进粮食丰收、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一环。地面散发出的热气直冲脚底,几名包裹严实的工人正弯腰铺设灌溉水带,“为了增加水源供给,提高出苗质量,我们的机井已经连续工作两天了。公司采取轮休换班方式,工人轮流值班看顾机井,缩短了连续作业的时间,大大降低了中暑的可能性。”工人李凤珍乐呵呵地说。


高温酷暑,公司为工人们提供了“清凉”专区,配备了足量的饮用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必要防暑降温用品,还配置了空调、风扇等,让工人们在高温天气中获得更好的休息环境。


春争日,夏争时。秋粮在粮食生产中占比较大,玉米的正常生长对全年粮食生产十分重要。“持续的高温天气使得土壤墒情偏差,对夏玉米播种、出苗不利。”抽空休息的李娟撸起袖子,蹲坐在田间地头,心里默默盘算着如何抢抓晴好天气、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在应灌尽灌的基础上,做好灌溉“水文章”,全力保证玉米的出苗率。


持续高温的天气不仅让人酷暑难耐,也对种植业与养殖业造成一定影响,但这并不会让人们战高温、确保增产增收的行动停滞,农耕之歌田园暮景依然是生活里最动人的篇章。


 见习记者 薛涛 崔朋玮 夏兆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