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北故城县饶阳店镇盛树林村,一片绿油油的丹参幼苗迎风摇曳、生机盎然。


“去年,镇党委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因村施策,在盛树林村试点种植180余亩丹参,经过精心培育,喜获丰收,村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饶阳店镇党委书记王宏宇说,今年饶阳店镇正在建设丹参特色小镇,已覆盖全镇12个村、1078亩土地,丹参切片车间、丹参科研馆正在规划设计中。


这是故城县实施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围绕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该县坚持以项目化思维、清单化推进方式,组织13个乡镇党委确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书记项目”62个。今年又拓展至151个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建立驻村帮扶“第一书记项目”312个,在全县营造了大抓基层、狠抓落实的浓厚氛围。


严格把关,确保项目可行。聚焦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重点工作和难点问题,各乡镇党委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亲自谋划,研究确定具体可行项目,并报县委组织部逐一审核把关,确保项目实在、有用,基层群众可观、可感、可及。


故城县青罕镇拾光露营地改造提升项目。


持续推动,跟踪项目实效。每季度举办1次乡镇党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晾晒成绩。县委组织部将“书记项目”作为基层党建包联调研的重要内容,成立7个督导小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项目随机调研,跟踪问效,已帮助解决问题16个,对工作滞后的及时督促提醒。


强化激励,压实项目责任。每年年底,县委对“书记项目”实施情况开展全方位评估,评估结果纳入县委年度考核指标和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县财政列支40万元,对一定数量的优秀“书记项目”予以奖补;对效果不明显、群众满意度不高的,责令限期整改。


编辑:闫海雪

来源:河北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