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崔朋玮
教育,关乎发展大计,也是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饶阳县教育局立足教育发展新要求,紧盯改革发展新问题,聚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中心目标任务,树立教育质量和教学业绩鲜明导向,守牢清正廉洁和学校安全两条底线,不断凝聚全县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拼搏实干、追赶发展的思想共识,努力营造公平公正、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环境,全面激活教育改革发展强力引擎,迈出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五育”融合 助力“双减”花开增效
饶阳县教育局坚持“五育”并举,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多措并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强化学校阵地作用,推进减负提质“双减”工作见实效。
“双减”政策推行以来,饶阳县教育局实施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基础,实现“五育融合育人”的新模式。狠抓“五项管理”,开展专项检查。饶阳县教育局结合实际,对作业管理、手机管理、睡眠管理、体质管理、读物管理均提出了明确要求,推动了五项管理工作落地见效。成立专项检查组,以“四不两直”方式,每月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的“五项管理”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先后对家长及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近两万余人次,一方面宣传了“双减”政策,另一方面了解了学生及家长的所思所想。为了让“双减”工作有效推进,饶阳县各学校建立了多元化的管理机制。先后将“双减”纳入到教师的课堂教育教学、师德师风考核、评职评优评先等评价体系中去,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多个多元化评价制度。
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学校发放“双减致家长的一封信”、组织召开家长会及家长培训等多种渠道,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关和人才观,正确认识孩子成长规律和发展状况,理性设置对孩子的期望值。积极配合支持学校和教师正确行使教育管理权力,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大力推进课后服务工作。饶阳县教育局引导学校进一步拓展课后服务范围,规范课后服务程序,完善课后服务的时间设置、内容形式、师资指导,为课后服务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的各个学校广泛开展剪纸、陶艺、陆地冰壶、篮球、古筝、二胡、书法等课后服务社团活动,在全县各中小学校推广研学旅行,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又增加了学生的社会实践,培育了学生的技能。做到有减有增,实现“五育并举”,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了每周五天课后服务有需求的家长及学生100%全覆盖。
饶阳县第二实验小学坚持“为了每一个学生,为了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于学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立足于学校实际,以“快乐至上,发展自我”为指导,遵循“校本课程丰富化,必修课、选修课并行”的思想,由原来的兴趣小组活动进一步规范发展为各类社团活动课程。学校以基础性、地域性、趣味性、丰富性为着眼点,目前已开发的校本及社团课程有写字、经典诵读、跳绳、传统文化等必修课程和二十余门社团选修课程。
“软”“硬”兼顾 助力办学条件有效提升
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快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优质教育的新期盼,2023年以来,饶阳县通过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生活用房,新建幼儿园等,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同时通过组织教师培训、增加研学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饶阳县大官亭中学新建2层装配式建造方式餐厅一座,于2023年9月份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9月投入使用。饶阳县五公镇五公小学新建3层框架结构宿舍楼1座,预计2024年9月投入使用。新建第四实验小学,项目占地40亩,建设教学楼、综合楼各一栋,以及运动场、围墙大门、厕所、体育器材室等附属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12377平方米,计划于2024年12月底完工。新建第四幼儿园,项目建设包含土建、室外配套附属工程和设备购置等。
“硬件”设施建得好,“软件”设施更不能落后。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提质增效是目前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为了落实课程改革,不断提升师生核心素养,饶阳白池小学以课堂为抓手,以教研为引领,以特色为优势,全力打造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
白池小学开展落实“双减”提质增效的常态课展评活动、优质课展示活动、同学科教师的赛课活动等,同时改革教研模式。每周四全体教师以年级、学科为单位针对本周出现的教学问题商讨“模版式”解题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组成测试题目强化学生掌握,并逐步建立本年级本学科的试题集。组建了以白池小学为主,弘毅小学部、饶阳镇中心校、同岳中心校加入的教研联盟,开展基于当前课程和教学教研改革的跨校活动。提炼教学小问题,聚成小团队,申报课题研究,大大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饶阳县教育局为引导学生探寻文化魅力,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国学经典、书法等传统文化走进了课堂。在白池小学,一二年级阅读《弟子规》《三字经》,三四年级阅读四书五经,五六年级阅读小古文,朗朗读书声成为每天早晨最动听的主旋律,还开展了讲故事比赛、合唱比赛、读书活动等。饶阳县作为“鼓乐之乡”,饶阳县第二实验小学倾力打造中国鼓学习环境,将中国鼓作为学校新晋艺术特色课程,让学生在锣鼓艺术的熏陶中领悟其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涵,从而激发自我、坚定信念,并在鼓韵中热爱、传承灿烂的中华文化。
饶阳县结合自身发展特色,为学生们建立研学基地,促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感受家乡的魅力。
饶阳白池小学结合学校周边文化建立研学基地,结合节气、传统节日、文化礼仪、劳动教育、民族精神、汉服文化等不同特色主题,到诗经里·饶阳风物展览馆开展研学活动,让孩子们亲身感受诗经的魅力。邀请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推广中心副主任王金梅开展诗经文化十讲系列活动,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饶阳县第二实验小学在饶阳县蔬菜发展有限公司设立了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是学生进行劳动的主要活动场所,是现实的生态教材。基地进行统一规划,划分给各班级,各个班级在实践基地均设有自己的种植区域,充分发挥劳动的教育功能,把理论教育与劳动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事业发展 促进铸魂育人
近年来,饶阳县不断强基础、增效能,多措并举、统筹兼顾,推动全县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切实“办人民满意的体育”,也为落实“五育”并举开辟了一条阳光跑道。
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2023年2月23日举行了“河北省首届全民健身大会海选赛暨饶阳县首届全民健身启动仪式”,并成功举办了包括羽毛球、篮球、足球、乒乓球、台球等13个比赛项目和3个展演项目共计16项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成功举办了饶阳县首届“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承办了“和美乡村”衡水市首届“村BA”篮球赛开幕式和衡水市西北片区的比赛。结合全民健身大会,饶阳县还举办了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以及轮滑、陆地冰壶、乒乓球等青少年竞赛活动10余场,三人制篮球、少年足球等“奔跑吧少年”系列赛事活动20余场。饶阳县积极组织参加衡水市各项体育比赛活动,推动饶阳县体育迈向更高台阶。
积极推进体育设施建设,满足群众健身需求。积极推进省体育局下达的重点民生工程涉及饶阳县的目标任务,今年以来改扩建体育主题公园1个、建设2.5公里健身步道1条、足球场1个、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1个、更新社区(行政村)健身设施30处,全民健身中心已竣工并即将投入使用,切实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
多措并举,冰雪运动健康发展。一是积极落实冰雪运动“三进”活动,大力开展大众滑雪体验活动和滑冰等级标准推广,制定并下发了《饶阳县冰雪运动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实施方案》,推动了群众冰雪运动广泛深入的开展。二是充分利用饶阳县实验小学和留楚中心学校两座一级仿真冰馆开展冰雪体验活动,定期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各中小学学生分批次到滑冰馆内进行体验和考核。截至目前,获得滑雪(冰)大众等级标准证书的人数达到7666人,完成上级考核任务量的153%。同时,饶阳县冰雪三进工作取得了全市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饶阳白池小学是河北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足球)。一是将足球基本技能融入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足球技能的提升,为学校足球队输送队员,每周五第三节课及晚辅开展足球社团活动进行足球训练。二是建立校内联赛制度,每年春秋两季以年级为单位进行足球联赛,并纳入班级量化。
同时,饶阳白池小学积极创新大课间活动与艺术活动相结合,进一步推进学校体育艺术工作,巩固中小学课间操“微改革”工作成效,以“做源头活水 立天下大道”的校风、“持之以恒 厚积薄发”的学风为路队口号,以校歌“滴答”为题材创编的课间操为辐射点,展示学生的精神面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体育艺术活动的开展,成功举办了2024年春季学期合唱比赛暨课间操汇演。
沐浴着教育改革的阳光雨露,伴随着新时代发展的铿锵步伐,在饶阳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征程上,饶阳县教育局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结合饶阳县实际,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整体提升中小学育人水平等措施,推动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共同谱写饶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