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8:13


“嚯!今天11台手术,比昨天又多一台。护士长,你又要请我们吃加班饭了啊!”心内三科的宋海龙副主任笑着对孙瑞青护士长说。


“老宋,这话你得这么说——11台,小意思,跟咱去年冬天一天做了13台手术比,太小儿科了。”医师程晓一边跟团队的伙伴们准备手术器械,一边笑着回应道。


手术前的导管室,就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安静的空气中隐藏着一丝紧张的气息。每天这个时候,大家总是相互聊聊天,开开玩笑,放松心情,让双手和大脑处于最佳状态。


十公斤重的铅衣防护服静静地挂在衣架上,随时准备披裹在医生身上,投入战斗……

 


早9:00


第一个患者顺利进入导管室,这是一名年轻的女性心梗患者,三天前住院,今天将接受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手术。


“左旋支闭塞70%!”


“上60导丝……”


“收到。”


一改术前备战时的轻松状态,此刻的手术室内“画”风突变,医护之间使用极简练的词语交流,彼此一个眼神就秒懂对方的意思,这份默契得益于长年累月的配合和并肩作战。


 


早10:00


手术医师张霞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珠,轻轻吐了一口气,第二台手术大功告成。头两台手术总体还算比较顺利。


“铃铃铃……”


“你好,内三科,请说。”


“一名57岁急性心梗患者,办理住院时突发状况,心率急速降低,意识模糊,已予急救,正送往导管室,请速做准备!”


这种突发状况,大家早已司空见惯。高淑彩主任决定,原定计划手术暂缓,紧急手术优先!

 


午13:35


截至此刻,五个心脏介入医师轮流上阵,手术台上已经连续为7名患者实施了介入手术。不知不觉间,饭点早被抛在脑后。直到食堂送来盒饭,饭菜香味才让大家的肚子有了反应。


“啊!真香。”


“那是饿坏了,这会儿给你一把阿司匹林,你都觉得比巧克力好吃。”


说笑间,紧绷的神经逐渐松弛,随之而来的是疲惫和饥饿感。用宋海龙的话说,这种感觉就像是游了一千米,从水中爬到岸上的那一刻。


利用短短十几分钟的用餐,大家进行了休整。放下碗筷,立刻又投入“战斗”……

 


下午14:49


接下来的两台手术情况比较复杂,其中一例三支病变,且年龄较大78岁,血管细薄脆。郑群教授亲自上阵指导,终于有惊无险地度过“难关”。最终,老人血管开通,安返CCU。


就在这时,急诊科一个紧急电话打来——


“救护车接诊一名74岁的急性心梗患者,返程中,出诊医生已确诊,患者情况危急,呼吸微弱,持续胸闷伴大汗,准备走‘单绕’,请导管室提前做好准备!”


衡水五院胸痛中心的绿色通道中,有“单绕”和“双绕”两种制度,即视患者病情紧急程度绕开“急诊”、“CCU病房”,直达导管室。闭塞血管早一秒钟被打开,患者脱离危险的成功率就提高一分。


凭以往经验,高淑彩主任意识到接下来这台手术又将是一场硬仗!

 


下午 17:40


计划中的11台手术,再加上两台紧急手术,截至此时全部“0风险”完成,无一例出现意外。导管室里这些铅衣卫士再次追平了“一天13台”的纪录。当所有患者安返病房,确认再无手术后,沉重的铅衣完成了它的使命,静静地回到衣架上。脱下铅衣的众人,无论身上还是心中,均如释重负!


“心脏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护理至关重要,需要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富的护理经验。”孙瑞青护士长对记者说。此时,CCU病房内,护理人员依然在尽职尽责地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术后安全……

 



以上情景,仅仅是该院内三科一年365天的一个缩影!


视/文/图  高艳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