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下午,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孙波、朱蜀云、王晓希、黄洪伟、马丽然5位北京知名专家,来到“京城名医馆•衡水市中医医院分馆”坐诊,为衡水及周边患者提供高水平的中医药诊疗服务。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专家朱蜀云为患者诊治

“谢谢朱大夫,我之前站都站不住,你看我现在扔掉了双拐,走路跟正常人一样了,真没想到在家门口能还挂到您的号……”43岁的杨记勇拿着复查的CT胶片,面对北京鼓楼中医医院骨科主任朱蜀云诉说着感激之情。这一幕并非发生在北京,而是在杨先生的居住地,与衡水市中医医院正对面仅一路之隔的“京城名医馆·衡水市中医医院分馆”内。


 “三年多了,我从患病起就没想到自己还有重新站起来的这一天……”家住衡水小辛集的杨记勇诉说着自己这几年往返北京的求医颠簸之苦。因为患有股骨头坏死,每次进京要赶凌晨三点多的火车,一趟往返下来,不在家躺上两天根本缓不过来。如今好了,复查、拿药在家门口,自己再也不用经受京衡两地奔波之苦了。杨先生感叹于自己能奇迹般扔掉双拐,还能在家门口见到给自己看病的“老相识”。像杨记勇这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字号”名中医诊疗服务,在我市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医务科科长孙波为患者诊治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专家王晓希为患者诊治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专家黄洪伟为患者诊治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专家马丽然为患者诊治

2023年12月3日,北京市鼓楼中医院的金字招牌,唯一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品牌——“京城名医馆”,在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3.0版启动后,与衡水市中医医院深度合作,并正式在我市落地。“京城名医馆•衡水市中医医院分馆”开馆仅两个月的时间,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已累计选派3批次共21位专家来到衡水市中医医院分馆进行坐诊、教学查房等工作,服务衡水及周边患者近300人次。在京衡“名片”工程的助推下,在家门口就能便捷享受北京“国字号”名中医的诊疗服务,得益于衡水市近年来不断推进的“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战略”。


2018年10月,衡水市政府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启动“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开启两地全方位深度合作。衡水市中医医院作为我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基地,担当起“名片工程”诸多合作项目的承接和实施。至今,这项“名片工程”已经不断延伸到至今的3.0版。“‘京城名医馆’落地衡水就是我们按照3.0版框架协议,在继续巩固京衡“名片”工程成果基础上,主动对接,深化协同合作的结果。”衡水市中医医院院长田建军表示。


▲坐落在衡水市中医医院对面的京城名医馆

衡水市中医医院积极承接北京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转移,以“新常态”意识积极探索、创新进取,努力推进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医院打破辖区限制,多渠道引入“名老中医专家”,以京衡“名片”工程项目带动全院“医教研”发展,尤其是“京城名医馆”落地衡水后,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等众多名老中医会定期前来坐诊,同时还会带领市中医医院相关医生一起坐诊、培训,为市中医医院提升了造血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居民健康。衡水市中医医院已然成为本地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基地,也逐渐形成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新生态。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的“名片”工程红利正不断惠我市及周边群众,让更多百姓在家门口常态化看上北京“好中医”“名中医”的梦想已经照进现实。


赵益彬 视/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