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春节临近,年味儿日趋浓厚。


揉、搓、捏、刻、点……1月31日,走进衡水市枣强县会青面塑艺术馆,非遗传承人李会青正在专心创作生动有趣的祥龙面塑作品,一群幼儿园的孩子正围着她学习面塑手艺,感受面塑的独特魅力。



面塑,俗称面花、花糕、捏面人,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即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今年55岁的李会青是枣强县唐林镇邵府村人,自幼跟随母亲学习面塑技艺。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和潜心钻研,她在继承传统面塑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把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和现代工艺审美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制作出具有精美工艺造型可永久保存的面塑作品。2019年7月,李会青面塑入选衡水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块块不同颜色的小面团,在李会青的巧手中,经系列动作后,变成了惟妙惟肖的祥龙作品。李会青制作完成的祥龙面塑高60厘米左右,体态矫健、四肢有力、腾云驾雾,整个形体气势非凡。


“除了这条龙,还有一只凤,这套作品的名字叫‘龙凤呈祥’。目前,这套作品已制作完成。”李会青介绍,祥龙面塑配色选取了黄、红、白等传统色调,通过对身上的千余片龙鳞、犄角和龙须等细节进行精心雕琢,最大程度地体现出龙的特征,让人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制作面塑是门技术活儿,需要静下心来,从和面、揉面到捏花、雕刻,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李会青介绍。她紧跟市场潮流,大胆创新,推出了卡通人物、动物、牡丹花等一系列造型新颖、各具特色的面塑艺术品,使得古老的面塑在新时代下焕发出别样光彩。


除了观赏性极强的面塑作品外,李会青还潜心制作可食用的花馍、花糕和枣山等。带有寿桃、福袋、元宝、鱼等装饰的花糕、花馍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一进农历腊月,各式各样的花糕、花馍等订单纷至沓来,从寓意吉祥如意的福禄寿喜系列,到栩栩如生的生肖造型,再到充满地方特色的民俗元素,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李会青的心血和智慧,是她心灵手巧的生动展现。这些花糕、花馍不仅深受本地顾客喜爱,更是远销全国各地,吸引了众多顾客慕名购买。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发展面塑这一非遗技艺,李会青经常走进校园、社区传授面塑制作技巧,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这项富有地方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艺术中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面塑,喜欢面塑,把面塑制作技艺传承下去。”李会青说。 


摄影 陈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