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斋纪念园


纪念碑亭


盛夏时节,我走进位于衡水市阜城县的千顷洼,这片曾洒下英雄热血的土地。凝望着矗立在绿树掩映中的抗日英雄纪念碑,重温80年前回民支队那段让人荡气回肠的战斗往事,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我第三次聆听当年的纪庄村村长、战斗亲历者王梦北的儿子、第二代守墓人王志杰那激情满怀的讲解。见到他时,他正坐在轮椅上,一问才知前几天他因骑三轮车不慎摔倒扭伤了腿。纪庄村党支部书记纪书清推着他。我们一行对村支书的举动非常敬佩,感受到的是这片热土上的乡亲们对志杰的敬意,也是对战斗中牺牲的英雄们的敬重之情。


在高纪庄突围战纪念馆里,我仔细地看着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张张黑白照片,了解它们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志杰时而哽咽、时而眼含泪水的讲解,以及通过声光电多媒体复原的战斗场景,瞬间将我们带回那场硝烟弥漫的战斗中。


1942年5月,侵华日军对我冀中抗日根据地发起“铁壁合围”。回民支队在掩护冀中军区主力部队转移后,陷入重重包围之中,敌人企图将回民支队全歼于大运河以西的阜东地区。


当时,日军集结5万兵力,且装备精良,对只有1700人的回民支队进行围剿,战场形势千钧一发。在马本斋的带领下,回民支队制定了迂回穿插、声东击西的突围战术。6月2日拂晓,面对当地沙害严重“人行寻路苦、鸟宿找窝难”的千顷洼,部队无处隐蔽,只好进村,在把敌人主力甩开后向西突围时,与敌人的后围部队正面遭遇。此时,回民支队已无路可退,必须一鼓作气打开一条通道,杀出重围!


一时间杀声震天,血光四溅。在弥漫的风沙和硝烟中,战士们脱掉上衣,端着刺刀赤膊上阵,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有的战士刀断了,就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炊事员、卫生员也操起铁铲、菜刀、扁担与敌人厮杀……


敢死队长马庆功,有胆有识,作战勇猛,人称“马旋风”。他大声喊着:“兄弟们,跟我来!”一手举着大刀,一手拿着手榴弹,向敌人冲去。敢死队员们紧随其后,人人像下山的猛虎,迎着枪林弹雨扑向敌人。突围后,英勇善战的60名敢死队员只有12名生还。


在突破最后一道封锁线时,面对从阜城据点赶到的日军骑兵,人称“马老虎”的七中队队长马虎文端起机枪,神兵天降般纵身跃上公路,一个人硬是顶住了日军一个中队的疯狂进攻。


锄奸科干事王汉杰见一名日军正朝锄奸科长刘世昌举枪射击,手疾眼快的他一把将其推开,自己却中弹倒地。牺牲前,王汉杰艰难地掏出怀里的两个窝头,对刘世昌说:“别管我,冲出去,路上吃……”这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牺牲时年仅23岁。


这次战斗,共歼灭日军320余人、伪军100余人,我回民支队88名指战员壮烈牺牲,其中年龄最大的30多岁,最小的年仅13岁。这次战斗,创造了我军突围战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当年被编入延安抗大教材。这次战斗,粉碎了敌人消灭回民支队的野心,极大地鼓舞了冀中军民的抗战热情和必胜信心,在冀中人民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走出突围战纪念馆,不远处就是苍松翠柏中的88名烈士墓群。为纪念先烈,1968年2月,阜城县委兴建了纪念碑亭,石碑上遒劲豪壮地镌刻着:“在一九四二年‘六二’日寇大扫荡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冀中回民支队,在千顷洼反围剿战斗中,有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向敌人展开了肉搏战。在战斗中,勇士们前仆后继,斩酋首,击贼寇,气壮山河,以千人之众击溃了数万之敌,致三百二十余名日寇、百余名伪军命毙。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在这次反围剿战斗中,马国忠、马永柱等八十余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全人类的解放,壮烈牺牲了。”


在碑亭的前方,矗立着88位烈士的纪念碑,这是1984年6月2日在烈士牺牲42周年之际,阜城县团委号召全县团员青年自愿捐款修建而成的。纪念碑上,由时任阜城县委书记朱志武题写的“烈士捐躯地英雄育人乡”十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近年来,阜城县委、县政府重建了阜城革命历史纪念馆、高纪庄突围战纪念馆、烈士英名墙、八块国旗型纪念墙等,对原有的回民支队烈士陵园纪念碑亭及88座烈士墓等进行了维修,每年都有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来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烈士的深切怀念,也是后人不能忘却的记忆。回民支队的抗战精神,不会在时光中泯灭,只会在传承中愈发闪耀,成为后人永恒的铭记。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我站在静谧的88位烈士墓前,松柏苍翠。每一座烈士墓,都是一个战士的伟大生命,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这场突围战被认为是回民支队与日军870多次战斗中“最艰苦、最惨烈的一仗”,也是牺牲人数最多的一仗。因此,这片洒下英雄鲜血的土地便成为回民支队老战士心中永远的圣地。在新伫立的一座纪念碑前,王志杰给我讲起,原回民支队战士、高纪庄突围战敢死队长、后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的马庆功,在人生弥留之际,两度嘱咐儿子,死后一定要把骨灰埋在千顷洼,他要和牺牲的回民支队烈士永远在一起。在他的戎马一生中参加过无数次战斗,但这次突围战凝聚着他和战友们的生死情结,这块土地留下了他最深刻的印记,寄托着他对牺牲战友的无限怀念。上世纪90年代,马庆功夫妇归葬于此。“不敢高声语,恐扰英雄魂。”此时此刻,我惟有在心中默默地向长眠于历史深处的英雄们致敬。


行走在这片经过战火洗礼的红色土地上,当年尘沙飞扬一片荒芜之地如今已变为万亩森林公园,郁郁葱葱,风光秀美,在夏日的艳阳下分外青翠。美丽的阜城湖镶嵌其中,碧波荡漾,明亮清澈。在当年战斗的遗址上,新修缮了纵横的战壕、突围战指挥所、第一枪打响处、血泪井等,让人们感受到这个小村庄的红色基因。当时只有100多人的纪庄村,有20多人投身于火热的抗日战场,王志杰的父亲王梦北就将三个儿子、四个侄子送入部队,一直以来马本斋及回民支队都是当地干部群众的骄傲。村党支部书记纪书清告诉我:“我们这一代人,是从小听着这些抗日英雄的故事长大的,英烈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我们要传承英雄精神,让乡亲们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随行的古城镇纪委书记于文强讲起这次突围战也是慷慨激昂,表示要以先烈为榜样,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汲取力量再出发。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在纪庄村的军民鱼水情纪念馆,王志杰给我们讲起了“英雄母亲”王柳氏为掩护受伤战士壮烈捐躯的故事。当时,住在村边70岁的王柳氏,因年龄较大、行动不便,没有转移待在家中。6月2日战斗打响后不久,一名受伤的战士爬到她家门前敲门求救。王柳氏开门后,见一名战士浑身是血趴在门前,不远处有鬼子追赶的叫嚷声,她忙把战士搀扶到院内,并用秫秸将战士掩藏好。刚一转身,几名鬼子就冲到院内,问她是否看到一个“八路”。老人怒视着敌人一声不吭,恼羞成怒的鬼子操起屋门后放着的一根擀面杖,朝老人头部狠狠打去,这位英雄的母亲被残忍杀害。听到老人被害的声音,受伤战士掀开秫秸奋力站起,拿起身边地上的砖头,用尽全身力气死死抱住一个鬼子,朝头部一阵猛砸,直到鬼子当场毙命。另一个鬼子在后面开枪,受伤战士中弹牺牲。讲起这段故事,王志杰眼含泪花。他的泪水中沉浸着悲痛,也饱含着为祖辈舍身取义的大爱而骄傲。


在村头的墙壁上,写着马本斋在这次突围战后为牺牲的88名战士下葬时说过的一段话:“我们不管遇到多大困难,遭受多大挫折,都不能伤感、消沉,有一些伤亡就悲悲戚戚,部队就没有战斗力了,一定要与党同心同德,勇往向前,党要我们向南,不管要付出多大代价,都要奔去,就是死了,头也要向南,这才是我们回民支队的性格。”这字字铿锵有力、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刚毅凛然之气,和对党的坚定信念与忠诚,至信而深厚,其绽放的信仰的力量,更是历久弥新。


随着王志杰的讲述,他们父子两代接力守墓的故事再一次深深打动了我。当时任纪庄村村长的王梦北是突围战的亲历者,他一边组织村民帮战士打水备柴,一边为部队做向导。战斗结束后,王梦北和乡亲们将在战斗中牺牲的88名烈士一一掩埋。三天后,马本斋司令员又带队返回,按照回族礼仪,重新埋葬了88位烈士。从那时开始,王梦北立志为这些烈士守墓。他说,这些战士是为打鬼子、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而牺牲的,我要守护好他们。战争年代,他看墓护墓,提防鬼子的回袭。和平时期,沙尘灾害严重,每次大风后陵墓都会被厚厚的沙土覆盖,凸起的坟包几乎被掩埋,每当这时,王梦北就挨个清理尘土,重新敲实坟墓,恢复陵墓原有的形状。王志杰说,他记忆中父亲每天都去墓地,为防止散养的牲畜去坟墓上吃草或破坏,父亲每天起早贪黑掘地挖土,用了一年的时间为墓地筑起东西115米、南北75米、高1.2米的土围墙。1979年,王梦北中风,半身不遂。此后的10多年,他仍然让儿子用那辆旧三轮车驮着他往返墓地和家中,静静地坐着看儿子除草、扫墓。1993年,王梦北去世。为了一句“誓死看护陵园”的承诺,王梦北整整坚持了51年。去世前,王梦北指着王志杰,对着88座烈士墓说:“这是我儿子,以后就由他接替我了。”接过父亲的“接力棒”,王志杰始终铭记父亲生前的嘱托和教诲,担当起陵园的“守墓人”。他说,要将烈士墓守护到底,将先烈革命意志守护到底。王志杰和父亲已经接力守护烈士英灵整整81载,他们把对烈士的敬仰之情化为一种信念,他们守护的不仅仅是墓,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更是共产党人的信仰和初心。


时光流逝,精神不灭。再次聆听80年前的感人故事,接受思想的再洗礼、忠诚的再淬炼、使命的再升华,体会先烈先辈不畏牺牲、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我的心中激荡着无比的崇敬与豪迈。


如今,人们在这里触摸历史,重温党章,感悟初心,缅怀先烈;人们在这里读懂守护,汲取力量,传承遗志,再启征程。


千顷洼,我在这里又完成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作者:郭强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