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衡水市外宣战线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六次全会部署,聚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点亮“夜经济”、优化营商环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在央媒省媒刊(播)发相关重点报道70余条。
衡水是一座充满创新活力、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当前全市正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衡水篇章。新华社发布视频通稿《河北深州: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打造绿色智能家居产业》,介绍深州市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机遇,紧紧扭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高质高效建设雄安衡水协作区深州片区,打造“十百千万”家居产业园区,精准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视频通稿《河北衡水:抢抓雄安建设机遇 助推高质量发展》,报道我市积极对接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在安平、深州、饶阳分别建设了雄衡协作区,着力打造特色化服务配套集聚区和集中承载地,力争将协作区打造成雄安新区专业化产业承接地、冀中南特色化服务示范区。央视频客户端发布《从台城出发:北京站全纪录》,介绍庆祝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成立100周年大型融媒寻访行动《从台城出发》,星火寻访团前往北京市丰台区大瓦窑村,探寻北京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创建与发展。中新网发布《河北枣强构建与京津深度协同创新链 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报道枣强以衡水创新港为依托,加快建设冀中南先进制造与科技转化协同示范区、京津冀科技创新成果协同转化基地,全面构建“京津研发、枣强制造”合作模式。河北广播电视台《河北新闻联播》的系列报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衡水,播发《衡水:将雄衡协作区打造成全市增长极》,介绍我市加快项目集聚,搞好产业配套和服务保障,在服从服务、融入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加快高质量发展。此外,北京卫视播发由京津冀三地共同推出的大型融媒体报道《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实践》,在《“菜篮子”“果盘子”鼓起共同富裕“钱袋子”》报道中以我市冀州区的北京新发地果蔬驿站示范园为例,介绍京津冀三地携手构建共富共享农业协同发展新格局,绘就产业兴、百姓富、生活美的新画卷。
夜经济是城市活力的体现,对于释放消费潜力、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组图《衡水冀州区:“夜文化”经济激发消费新活力》,报道冀州区着力丰富夜间消费业态,促进以夜景、夜购、夜食、夜游、夜娱为特色的形形色色夜间消费,让游客和市民在夜晚也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旅休闲体验。央视频客户端发布《河北衡水:浓浓“烟火气”点亮城市“夜经济”》,介绍“后备箱集市”点亮湖城夏夜,夜间游船让市民和游客们一览夏日滏阳河瑰丽夜景,我市不断丰富夜间消费业态,展现城市新活力。经济日报客户端发布《河北衡水高新区:“微市场”提升城市烟火气》,报道衡水高新区在不阻碍交通、方便居民出行的前提下,于适合路段设置“微市场”,吸纳流动商户在一早一晚的规定时段进入经营,解决了环境脏乱、占道经营和无序经营等问题。
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日报》刊发《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激发活力——河北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及河钢集团衡水板业有限公司通过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公司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研发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新华社在图文通稿《全民拍Plog|有关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故事》中,武强县的刘佳梦收到了燕京理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她说:“下一个目标就是考研,塑造更好的自己!”中新社发布图文通稿《河北衡水一群“老小孩”玩转花式空竹》,报道在空竹爱好者每逢重要节日便深入社区开展集中技艺展演活动,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图文通稿《探访周窝音乐小镇“世界·乐器博物馆”:1300余件西洋乐器在这里奏响》,介绍位于武强县周窝音乐小镇的“世界·乐器博物馆”集乐器展示、体验、购物等功能于一体,暑期迎来许多研学的孩子们;视频通稿《河北武邑:学生暑假研学“冷门”非遗虫蚀艺术》,报道武邑县利用陈永顺虫蚀文化工作室等公共文化空间,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暑期非遗体验和研学活动。
此外,《河北衡水:综合智慧金融服务助力经济发展》《河北衡水:“爱心”驿站让城市更有“温度”》《衡水优环境促发展激发经营主体活力》《衡水60位优秀企业家站“C位”受表彰》等报道分别在光明日报客户端、央视频客户端、《河北日报》等中央和省级媒体发布,引发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