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午后,记者来到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孙怡先位于衡水市桃城区育才大街附近的家中,近距离感受指尖陶艺的魅力。只见孙怡先坐在桌前,手握制陶工具,拉坯机不停地旋转着,朴实无华的陶泥在她手指间灵活地上下翻动,小花瓶、小陶罐,小茶具、小砚滴等作品渐渐成型。



孙怡先出生于1972年,自幼受家庭影响,酷爱艺术。1988年,中学毕业后,她师从内画艺术家王冠宇,开始学习内画鼻烟壶的绘制。后来孙怡先又有幸结识了贵州省侗族画家谭良干,并成为他的入室弟子,学习国画创作。她的内画、国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各类展赛并获奖,作品深受业内人士和藏家的青睐与好评。


孙怡先的父亲喜欢中国古文化,对诗词歌赋颇有研究,受父亲的影响,她从小对陶瓷文化很感兴趣。2018年夏天,孙怡先和朋友相约去了一趟景德镇,感受瓷都的艺术魅力和制瓷手艺人“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参观陶艺大师工作室、去陶溪川陶瓷文化创艺园区近距离欣赏陶艺原创作品和体验陶艺乐趣、到瑶里古镇探寻景德镇陶瓷文化古遗址……在景德镇的10多天里,孙怡先几乎走遍了瓷都的每一个角落,体验着历史悠久的陶瓷文化,这次景德镇之行使她收获颇丰。从景德镇回来后,孙怡先上网查阅了很多陶艺资料,对指尖陶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那以后,她埋头苦学,认真钻研指尖陶艺,一发不可收拾,成了一名制陶手艺人。  



在孙怡先家中的几案上和橱柜里,摆满了各种造型、颜色不一的小陶罐,最小的高度只有一厘米多,最大的高度也不过六七厘米,就像一个个的小精灵,精巧又别致。只见小小的陶罐里,有的插几枝干植标本,有的放一株绿植,陶罐瞬间充满了生机,为生活增添了一抹情趣和雅致。“别看这样的陶罐只有拇指大小,制作起来却要有十足的耐心。从选材、揉泥到拉坯、晾晒、修坯,再到素烧和上釉,最后入窑烧制,十几道工序一道也不能少,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小心翼翼,来不得一丝马虎。”孙怡先说。



像大多数人一样,孙怡先并不是什么天才,她之所以能够踏上指尖陶艺创作之路,完全得益于她的兴趣和勤奋。有时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她反复钻研,忙到第二天凌晨一两点也是常有的事。孙怡先回忆,最初练习时,她的作品总做不成自己想象的形状,为了把一个小陶罐做好,她用了4天的时间做了10多个器形。“制陶需要坚持,更需要灵感。”孙怡先说。


在孙怡先眼中,体验不同种类的艺术形式,收获的不仅仅是艺术造诣上的提升,更让生活变得乐趣无穷。衡水市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多年的坚持和努力,让孙怡先在艺术之路上收获满满。“陶艺文化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要通过自己的双手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指尖陶艺。”孙怡先说,感受着陶泥在手里不断变化,赋予它们更多功能和新的生命,最终成为一件件艺术品,是一个非常幸福快乐的过程。


摄影 张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