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衡水市枣强县以实施“营商环境突破年”为抓手,坚持在优化营商环境一线培养、识别、使用干部,有力提升各级干部服务营商环境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奠定了基础。


强素质,提升服务营商环境工作能力。聚焦关键少数,依托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分两期对364名乡镇、县直部门科级领导干部进行培训,重点对该县营商环境现状、面临的问题、招商引资环境、全球经济形势等进行系统学习,进一步提高了科级领导干部做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认识。抓好专业队伍,举办“招商实务”专题培训班,邀请该县复合材料产业、毛皮产业、装备制造产业三大产业协会专家,聚焦延长产业链条,紧紧围绕招商引资策略、本地优惠政策,对经开区、各乡镇、县直重点经济部门、县投资促进中心等招商服务人员进行精准培训,提高一线干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储备优秀力量,先后选派30余名年轻干部到优化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一线跟班学习,在服务企业、项目帮办、对接部门、协调问题等方面进行历练,有效提高了年轻干部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强带动,干部带头浓厚氛围。开展驻点招商,成立了北京、深圳两个驻外招商办事处,分别由县领导带队,选派8名优秀干部驻点招商,以特色产业延链强链补链为抓手,聚焦新兴产业,组织开展招商对接和洽谈,有针对性地吸引上下游企业、项目落地枣强。驻外办事处自2022年成立以来对接考察企业100余家,召开对接洽谈会33场次,重点跟踪推进项目8个,达成合作意向项目4个。动员全员招商,制定了《枣强县2023年“招商引资突破年”实施方案》,确立了县级干部+分管部门+联系乡镇“三位一体”工作模式,由县级干部带头,与包联单位实行“捆绑式”招商,主动外出对接,引项目、促发展,明确要求县级干部、乡镇部门“一把手”每个月至少有10天在外跑项目、争资金,每周至少1天到包联项目建设现场开展“现场办公”,压实各级干部招商引资责任。组织专业招商,以该县主导产业行业协会为主,经开区、相关经济部门为辅,成立招商专班,打造“专人、专门、专注、专业”招商队伍,充分调动本地企业家队伍和行业协会积极性,发挥人脉资源优势和信息渠道优势,围绕枣强县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专题招商,不断壮大传统特色产业规模。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开展招商活动8批次,共洽谈推进项目30个,实现签约项目16个,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支持招商引资、人人参与招商引资的浓厚氛围。


强激励,“以考促干”注重实效。开展精准考核,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并落实经济绩效专项考核办法,建立了指标差异化、比较数据化、评价立体化、考核定量化、任用刚性化的“五化合一”考核评价体系,对乡镇、经济开发区、重点经济部门,分门别类细化考核内容,明确考核指标,把优化营商环境成效考准考实,在全县上下树立起以发展论英雄、以考核定优劣、以实绩排座次的鲜明导向。强化结果运用,在全县亮明“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的用人导向,坚持在优化营商环境一线发现干部、使用干部,对在服务发展、招商引资工作中表现突出、企业高度认可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鼓励创新,激励担当。近年来,先后对24个服务企业经济部门245名干部进行了调整,提拔和进一步使用干部66人次。


通讯员 张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