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1914年出生于安平县前张庄村。他在学生时代就追求真理,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15岁加入中国青年团,18岁转为中国共产党员,在“七七事变”前,担任中共安平县委交通员、军事小组成员。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下,他冒着生命危险,坚决勇敢地开展武装斗争,打击反动派和地方恶霸势力。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亮同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积极参加了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先后担任安平县中心村支部书记、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委书记、中共晋深极联合县委书记、冀中七地委常委兼副司令员、九专署专员等职务。在艰苦卓绝的战斗岁月里,张亮同志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善于斗争、敢于胜利,为家乡的抗战和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张亮(左五)与原安平县委部分老同志合影。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供图
1939年8月至1940年9月,张亮同志担任县委组织部长,1942年2月到1943年7月,担任安平县委书记,是安平县委第16任、第9位书记。在残酷环境下,他认真贯彻党的抗日统战方针,宣传“抗日十大纲领”;在农村实行减租减息,团结开明士绅,扩大抗日武装,在敌人占领平津保等城市后,安平成为一片巩固的平原抗日根据地,成为卡在敌人咽喉的一根硬骨头。
1942年,为瓦解日寇的“五一大扫荡”,他把生死置之度外,积极领导对敌斗争,在党员和群众中进行民族气节教育,加强除奸、反特,改造伪乡村政权,派人打入敌人内部,镇压汉奸特务,发展武装力量,有效提振了民心、打击了敌人、稳定了局面。
1943年6月,张亮同志领导了与日寇的护麦斗争,先后与1000多名敌人展开数次激战,打死打伤日伪军200多人,击毙蠡县特务骑兵大队长,彻底粉碎了敌人的抢麦阴谋。
1941年1月至1942年2月、1943年7月至1944年5月,张亮同志两任晋深极县委书记,两次都是在对敌斗争情况不利的条件下上任。张亮同志赴任后,集中整顿县大队,捉汉奸、毙特务、拿岗楼、攻据点,连续取得胜利,使局面迅速扭转。
1944年5月起,张亮同志担任冀中九分区专员,积极领导了土地改革,保护工商业,扩大革命武装,组织支援前线。在平津战役中,他所领导的支前工作受到军区、行署的表扬。
张亮(后排中间)与随军南下的安徽芜湖同事合影。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供图
1949年,张亮同志离开家乡随军南下皖南,担任芜湖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他积极领导开展剿匪反霸、土地改革、生产救灾,在抗洪抢险中,他跳进激流抢堵决口,被冲走1000多米而幸免于难。在他领导下,该地区夺取了夏秋丰收,安定了社会秩序,支援了大军南下。
新中国成立后,张亮同志曾担任华东盐务管理局局长、化工部副部长、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国家医药管理总局副局长等领导职务,为国家盐务、医药、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来源:安平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