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媒体上读到两则从故乡河北省衡水市走出来的名人轶事。


一则是从衡水市景县走出的老一辈革命家、曾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王任重同志。2月17日《人民政协报》上,刊登了作者孙炜写的一篇题为《王任重的茶杯》的回忆文章。文章讲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身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的王任重同志随身使用的茶杯,竟是一只再简陋不过的“废物利用”的茶杯。它的前身是一个玻璃质的水果罐头瓶子,里面泡着的水果吃掉了,瓶子不忍心丢弃,于是演化成为王老日常用的茶杯。而茶杯套是当年时兴的塑料绳纯手工钩织的,十分精美,在那一针一线间,编织成一缕缕人间温情。联想到此前读到的怀念王任重的文章,也讲到王老廉洁自律、艰苦朴素的品质和生活作风:平时中午基本上都是吃面条,炸酱面或打卤面,外加家里自制的泡菜;晚上孩子们下班回来了,稍微丰盛一些,一般两荤两素,稀饭则是三餐必有的。他喜欢吃西瓜,但只是在旺季才买来吃,他还规定若超过三毛钱一斤,就不吃了。在外出视察时,曾因接待单位炒鸡蛋时放了虾仁而生气。他说:“我们国家还不富裕,地方上财政也都很紧张,接待我们这些人,吃饱、可口就可以了,不要浪费。”王老的这些行为,令人肃然起敬。


另一位是原籍衡水市安平县的人民作家、我国文学界“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大师级文学家孙犁先生。3月6日“安平官微”网站刊载的安平县文联主席王彦博的文章《风格孙犁》,其中讲述了孙犁的衣食住行,用了“恬淡、布衣”四个字来形容这位文学大师的生存格局。文中谈到了,孙犁最爱喝玉米面粥,如果再搁上点儿胡萝卜,他认为比人参还有营养。“缩脖而啜之,确是人生一大享受。”孙犁在《吃粥有感》一文中的这个说法,曾被同是“荷花淀派”代表人物、作家韩映山很是不解,他劝说孙犁先生说不能只认玉米面粥,还可以订点儿牛奶喝。孙犁回复:“不行,喝不惯。”韩映山又建议说还可以喝点麦乳精,孙犁答道:“我不服那个味儿,还有这个液、那个水的,我都不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孙犁常年住在天津多伦道一个大杂院里,简陋的居舍,多年失修,破旧不堪,使他备受煎熬。但他在一封写给青年作家的信中写道:“我的房昨天下午顶棚塌了一块,夜间大雨,致通宵未眠……房顶漏雨如瀑布一般,我也觉得没什么。”即便到了改革开放年代,孙犁的生活环境和用具依然简陋:桌布是用旧窗帘做的;旧藤椅上的棉布垫是用旧衣服改的;薄如蝉翼的手绢一直用到“生命结束”那一刻;一块橡皮用到蚕豆大小仍在“服役”;肥皂用成薄片仍舍不得丢弃;毛巾一定要用到透了亮儿;房间里没有任何家用电器,不添置洗衣机、空调,一把蒲扇度夏日。冬天没有热水器,在暖气片上放一个盛满凉水的白瓷罐儿,洗手即用罐中的温水。一生不喝酒、少交际,没饭局,无应酬;一双老伴做的套袖戴到生命终了;妻子患病后,他坚持用自己的稿费给看病,而坚定地不让去单位用应该享受的公款报销;将剩余的两万元稿费全部交了党费。如果不是由熟识孙犁的作者亲历亲述,谁能想到这就是享誉中外的名家文豪的生活状况呢!


从故乡走出的这两位德高望重的名人,虽一位为官,一位从文,但他们的身上却有着共同的品质和作风,这就是:克勤克俭、不改本色;艰苦朴素、严格自律。他们虽已故去多年,但好的声名至今还在人世间传颂。他们都是具有一定生命宽度和厚度的人,也是值得今天的人们追寻、缅怀的人。


尚勤克俭作为一种美德,自公元前十五世纪流传至今而不衰,不仅仅是因为它具有经济价值,更由于它包含着多方面的教育作用。数千年来,有见识的长辈总是教育子女要懂得节俭。经验表明,富家的孩子倘若不再节俭,而变得奢侈无度,家道必定走向衰亡,孩子也会成为纨绔子弟和败家子。穷苦家的子弟,即便是迫于生计,不得不节俭,但这同样是一种历练和教育,只有做到节俭才能成才,也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所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故乡衡水毗邻齐鲁大地,是名闻遐迩的大儒之乡。孔子的“勤俭而爱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等思想主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在这片热土上生活、成长着的人们。王任重、孙犁等前辈,无疑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榜样和典范。而那些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勤俭节约意识淡化、廉洁自律标准不高,甚至步入肆意挥霍、贪赃枉法邪路的人,在这些榜样和典范面前,应该感到无地自容。


作者:马誉炜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