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节水优先”的优异答卷
——武邑县创建县域节水型社会工作综述
近日,水利部公布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河北省有21个县(市、区)上榜,武邑县位列其中。这是武邑县扎实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创建,交出的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近年来,武邑县把节水型社会创建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生态工程、民生实事,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新思路,扎实推进科学管水、生态养水、环境护水、行业节水等措施,不断强化定额管理、总量控制、用水计量和监测等刚性约束,各项节水指标显著优化,用水效率明显提升。武邑县的用水总量由2021年的10049.6698万立方米减少到2022年的9963.5298万立方米,一份“节水优先”的优异答卷,正在武邑县徐徐展开。
制定标准构建体系
“我们采用滴灌技术,向蔬菜根区供水供肥,使蔬菜根部土壤保持适宜的水分、氧气和养分,比传统的漫灌技术节水60%。”在武邑县武罗蔬菜种植示范园,负责人武书茂一边给绿油油的蔬菜施肥一边介绍道。
农业用水更高效,这是武邑县全面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真实写照。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以有限的水资源要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势在必行。
如何节约水、如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面对问题,武邑县把握节水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按照《河北省推进全社会节水工作十项措施》部署要求,通过加强用水定额管理、严格用水计划管理、提高用水计量设施安装率、推进水价机制改革、落实节水“三同时”管理、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等一系列节水措施的落实,实现县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节约和保护。
该县在调查摸清全县企业、单位、小区节水工作情况的基础上,将用水量较大、有一定节水基础的企业、单位、小区全部列入节水型载体创建示范单位名单,扎实开展“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单位”“节水型小区”创建活动,累计认定56家节水载体,完善用水计量设施80余处,更新节水器具1600余个。
农业方面,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建设,大力推广薄露灌溉、喷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不断改进农业用水计量设施,通过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对全县4288眼农业灌溉井,采用以电折水计量、流量仪等方式计量取水量,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率达100%。
该县针对企业用水的特点,针对性制定节水改造方案,提升企业节水工艺,并对县域内非农取水户全部安装了计量设施,安装率为100%。其中1万方以上的全部安装了在线监测。
生活用水方面,组织市场监管、水利等职能部门对市场上流通的用水器具进行了检查,对不符合节水标准的坚决清出市场。要求新建公共建筑必须采用节水器具,新建小区鼓励居民优先使用节水器具。在小区中将净水尾水与载体景观相结合,完善空调冷凝水收集利用,实现雨水收集系统与绿化喷灌有机结合。通过调查问卷,对公共场所、新建小区居民家庭进行了调查,节水器具使用率达到了100%。
为强化再生水利用,切实改善县域水环境质量,该县加快建设县域污水处理厂,目前已建成投入一座,年中水排放量可达423万立方米,主要用于城区绿化、道路洒水抑尘等,剩余中水沿东风渠向下游排放,主要用于东风渠两侧农田灌溉,可减少城区地下水开采量139万立方米,有效实现污水变废为宝,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带动了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
亮点工程示范引领
“惜水、爱水、节水,从我做起!”“一个节水习惯,一处文明风景!”“珍惜水就是珍惜您的生命。”……初春午后,观津公园内游人不绝,节水标语随处可见,还有小朋友和印有节水标语的水宝宝造型合影。
“公园建成后,我们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好了,大家在工作之余多了处游玩散心的地方。”附近小区的居民王女士说,公园内环境好,主题鲜明,把人文特色、节水卡通形象等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让人在游玩中就能受到节水知识熏陶。“现在我在家就把洗菜的水和拖地的水积攒起来冲厕所。以后我会积极带动身边人一起参加到节水行动中来。”
这是衡水市首个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公园——观津公园。
武邑县坚持以创促建,突出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将节水工作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中,以全市单体面积最大的生态公园--观津公园为主体,打造衡水首个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节水公园。
公园位于武邑县主城区西部、滏东排河县域段两侧,北至建设桥,南至辛庄桥,东至106国道,占地45公顷,公园建设以“水务蓝”为主色调,采用一处一景一特色的设计理念,以节水展牌和铁艺造型、水宝宝造型全面铺开,节水展板上刻制了十六字治水方针、《河北省节约用水条例》、《武邑县节约用水倡议书》、节水器具、水效标识、节水吉祥物等内容,让群众更好的了解节水知识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营造浓厚的节水、惜水、爱水、护水氛围。
公园绿化率达90%,绿化全部采用喷灌的灌溉方式,通过控制灌溉时间、输水压力控制供水速率进行灌溉,避免了无效用水、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等问题;公厕所有出水口全部采用高效节水设施,使公厕用水量降低了30%以上……园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景,让观津公园成为广大群众驻足休闲、康体健身的首选之地,并迅速成为武邑节水主题的网红打卡地,带动更多项目在规划建设中加快融入节水理念。
营造浓厚节水氛围
“水池里放个盆,洗菜水、淘米水存下来,还能浇花,不会白白流走。”家住武邑县武邑镇丽景金城小区的居民张艳丽在厨房忙活着。节水习惯早已融入她的生活点滴。被问起怎样省水,她打开了话匣子:“洗脸洗头的间隙,得拧上水龙头。把马桶水箱里的浮球下调2厘米,能省不少水。清洗油烟机的污垢时,先用纸擦上几遍。”张艳丽算起节水账:“虽说水费不贵,但咱也不能随便浪费。一年下来,我省出了十几吨水,算下来有近百元。”
张艳丽的节水习惯是武邑县推进全民节水的一个缩影。
武邑县始终把宣传教育贯穿于节水型社会创建工作的全过程,广泛组织宣传发动,努力营造全民“节水、爱水、惜水”的浓厚氛围,推动节水风尚普遍形成。在县城主要街道大范围开展节水宣传工作,县城38块LED屏不间断播放节约用水条例、节水宣传视频等;公共场所的醒目位置和节点性位置全部设立节水知识宣传专栏100余处;将节水宣传和县城花坛、隔离护栏等固定设施完美结合,标识布满大街小巷,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同时,积极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开展宣传,2022年以来,播发节水微视频25条、发放宣传单5万多张、设置宣传牌1500多块、悬挂条幅275条、绿化地插100余处、卫生间张贴节水标识1600余块。
此外,该县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等节点,将宣传重点放在普及节水技巧和提高节水意识上,推进节水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集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为一体的、面向大众的户外节水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节水氛围。
“创建节水型社会不是终点,而是践行节约用水理念、建设生态绿色县城的一个新起点。”武邑县水利局副局长高辉表示,武邑县将持续强化节水护水管理,巩固提升节水型社会达标创建成果,探索建立务实有效的节水工作机制,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教育,不断推进水资源的综合、循环、高效利用,把节约用水落实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