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水市深入实施“小县大县城”战略,相继开展县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县城建设提质升级三年行动,全面提升了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功能品质。日前,省委书记倪岳峰来衡调研时指出,衡水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上闯出一条新路,让群众在共建共享中得到更多实惠,为我市城乡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下一步工作中,我市将如何推进县城建设?日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郑建合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郑建合介绍,2021年县城建设提质升级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各县(市、组团区)以“开局就是冲刺、起步就是决战”的工作作风,聚焦“小而美”目标,围绕风貌特色塑造、产城融合发展、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等七大专项行动,快速推进县城建设提质、承载能力升级,打造独具特色、魅力彰显的特色县城。截至2021年年底,我市县城实现省级园林城市(县城)全覆盖、省级洁净城市全覆盖,枣强县获评国家园林县城;深州市、枣强县、饶阳县、故城县、武邑县获评省级森林城市;安平县、枣强县、故城县、景县、阜城县获评省级卫生县城;枣强县获评省人居环境奖,枣强县、阜城县、饶阳县、故城县、深州市获评省人居环境进步奖,饶阳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武邑县地下管廊项目、枣强县索卢河(县城段)生态修复项目获评省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实行“村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实现全域专业化运营模式,所有村庄实现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郑建合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加快推进县城建设提质升级,持续开展七大专项行动,着力抓好37个县城品质提升项目建设,努力打造诗意栖居的幸福之城。一是开展风貌特色塑造行动,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持续推进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编制,完成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结合区域特色和人文资源优势,强化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打造更多县城亮点和精品建筑。二是开展产城融合发展行动,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提高产业与县城资源禀赋匹配度,推进特色产业优化升级。统筹规划县城和园区建设,有序推动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与县城融合发展。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推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发展,培育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三是开展公共服务配套行动,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统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全面达到国家建设标准。推进县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运行,加快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四是开展基础设施完善行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道路交通和停车设施,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老旧管网改造向庭院全覆盖延伸,完成既有燃气用户加装安全装置。2022年,更新改造社区、单位庭院供水、供热、排水管网135.2公里,滚动改造市政老旧管网6公里,公共停车位增加8500个。五是开展城市更新改造行动,改善市民宜居环境。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设。2022年,县城建成区完成棚户区改造开工932套、建成2854套;改造老旧小区187个;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设并交付23个。六是开展宜居环境打造行动,推进绿色生态发展。深入实施“四化”工程,每个县市区改造提升3条“四化”样板示范街道,新增口袋公园70个。大力创建绿色社区,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比92%,60%的城市社区达到绿色社区标准。七是开展城市管理提升行动,推进城市精细治理。强化精细管理能力,提升智慧管理水平。积极打造“美丽街区”和“精品街道”,实现主要道路“水洗机扫”全覆盖。


“城市城镇是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是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承载地。我们将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共融共生、一体发展的城乡发展新路,努力建设北方平原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区。”郑建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