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新通报


1月18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昨日已通报)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为昨日通报的核酸检测阳性者),无新增疑似病例;新增5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疑似病例。


本土新冠肺炎病例


确诊病例:现住海淀区马连洼街道永丰路百旺茉莉园一期,为1月15日通报确诊病例的单位同楼层同事。1月15日作为高风险人群居家隔离,1月17日出现发热症状,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1月1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无症状感染者:现住朝阳区平房乡石各庄村,2021年11月来京务工。1月17日前往朝阳区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1月18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1月18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确诊病例1:危地马拉籍,1月16日从土耳其到达北京首都机场,海关经健康筛查并进行核酸检测后,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1月16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1月17日转至定点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1月18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确诊病例2:中国籍,1月16日从德国到达北京首都机场,海关经健康筛查并进行核酸检测后,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1月17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1月18日转至定点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确诊病例3:中国籍,1月16日从德国到达北京首都机场,海关经健康筛查并进行核酸检测后,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1月17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1月18日转至定点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确诊病例4:奥地利籍,1月16日从德国到达北京首都机场,海关经健康筛查并进行核酸检测后,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1月17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1月18日转至定点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确诊病例5:乌兹别克斯坦籍,1月11日从乌兹别克斯坦到达北京首都机场,海关经健康筛查并进行核酸检测后,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1月18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当日转至定点医院,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已对上述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


无直接接触史、未接种新冠疫苗……北京海淀疾控透露更多感染者细节


1月17日至18日,北京市海淀区又增2例本土确诊病例,分别为15日新增病例的密接者和高风险人员。(点击查看相关报道)


没有直接接触的同事,为何“中招”?疾控人员在阳性国际邮件上有何发现?现有疫苗应对奥密克戎还有效吗?记者第一时间专访了海淀区疾控中心主任江初。


核心观点


通过人员、环境监测,我们发现海淀本轮疫情污染范围较小,传播链和接触方式都较为明晰。未来几天里,不排除在管控人员里会继续出现发病感染者,但只要传播链清晰,疫情有望在短时间内受到控制。


18日新增病例(系15日病例的同事)在15日新增病例发病期间,到访过其办公室。办公场所多为密闭环境,冬天出于保暖目的,室内新风量减少,可能造成病毒较长时间停留。18日新增病例由于身体原因,未能接种新冠疫苗。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感染风险增加。


本次来自加拿大多伦多的邮件,在检测过程中体现出的病毒量和存活时间超出预期。


大家一定要对奥密克戎抱有高度的警惕性,时刻做好健康监测。一旦发现自身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的症状,要及时就医。


规避感染风险的三个重要因素:戴口罩、常通风和保持安全距离。


呼吁没有禁忌症的人群,积极主动、尽早尽快接种疫苗,特别是接种加强针。


以下为采访正文——


:现住茉莉园一期的确诊病例是15日报告新增病例的同事,为何没有进行集中隔离管控?


江初:海淀区18日新增确诊病例作为高风险人群居家隔离,判断依据是此人跟15日新增确诊病例没有直接接触。


所谓高风险人群,是指排查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离开后3小时至1天内出现在通风不良、空间狭小密闭场所的人员,或在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停留期间至离开后3小时内出现在可能造成污染的区域的人员。


问:18日新增病例与此前报告病例没有直接接触史,为何“中招”?


江初:18日新增病例在15日新增病例发病期间,没有与其直接接触的经历,但到访过其办公室。办公场所多为密闭环境,冬天出于保暖目的,室内新风量减少,可能造成病毒较长时间停留。


加之18日新增病例由于身体原因,未能接种新冠疫苗。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感染风险增加。


:17日市疾控中心公布了本起疫情的溯源情况“病例自述近期收发过国际邮件,不排除其经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性。”此前,我们曾处理过新冠病毒“物传人”的情况吗?跟以往的经验有何不同?


江初:这是北京首次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此前海淀区疾控中心没有处置过新冠病毒物传人的情况。曾经我们也在邮件包裹上检测到过新冠病毒,但含量非常低,病毒在外界环境一般存活2到3天后活性会大大降低。而本次来自加拿大多伦多的邮件,在检测过程中体现出的病毒量和存活时间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邮件7日寄出,这么长的时间还能造成物传人感染,这让我们对新冠病毒有了新的认识,再次给我们敲响了防范新冠病毒的警钟。


:海淀区本次新冠疫情处置可称得上是“排查快、流调快、管控快”的典型,在此过程中,什么起到了关键作用?


江初:在本次疫情处置过程中,有一点很值得关注:15日新增病例工作的单位有一项明确要求——发现健康状况异常的员工,须携带核酸阴性证明返岗;患者也履行了个人防控责任,感到不适及时报告、检测。如果单位没有提出这个要求,抑或个人没有报告,坚持带病上班,那都有可能造成较大范围的传播。


“早发现”对于本次疫情的控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认为,这个单位的做法值得点赞、推广。人员密集的单位、公共区域、居民社区等场所,更要密切关注人员的健康状况,出现异常及时进行核酸检测。


问:北京首次迎战奥密克戎,疾控人员对它有什么样的新认识?给居民的自我防护提出什么样的建议?


江初:奥密克戎感染通常潜伏期短,但病症较轻,起病时几乎很难被患者自身察觉。但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如咽部不适、低烧等,此时病毒量就已经非常多了。因此,它具有传播性强,但传播隐匿的特点。大家一定要对奥密克戎抱有高度的警惕性,时刻做好自身的健康监测,一旦发现自身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的症状,及时就医。


各种证据显示,15日新增病例不排除其经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建议在疫情期间,要对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邮件提高警惕,减少接触。不去中高风险地区,非必须不出境,非必要不出京。


我们总结出了规避感染风险的三个重要因素:戴口罩、常通风和保持安全距离。需要解释的是,戴口罩做到4小时一换,在通风良好的环境,并保持2米及以上距离,如果能同时做到这三点,感染病毒的风险基本很小。感染风险随着三个因素的减少而逐渐增加,如果三个因素同时做不到,则处在感染病毒高风险的环境。疫情期间,比如密闭的电梯或不戴口罩的聚餐,市民要尽量避免置身于这样的环境。


另外,如果大家在疫情期间接到卫生、疾控部门的电话,请不要恐慌,积极配合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措施。您的配合对于疫情尽快得到控制,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尽快得到恢复,十分重要。


:不少公众关心,现有疫苗对于预防奥密克戎还有效吗?


江初: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对现有疫苗并未完全出现免疫逃逸;现有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仍有一定的保护效果,但对其预防感染的能力有所下降。但现有研究也明确显示,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现有疫苗预防重症和死亡仍有明显效果。


根据我国的临床数据,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超6成未接种疫苗,而接种三针疫苗的患者几乎都没有发展成重症。目前,接种疫苗仍是抵御病毒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人们接种过第一针、第二针后,体内产生的抗体会逐渐下降,而当6个月后,再接种加强针,体内产生的抗体滴度便会数十倍增长,保护效果十分明显。


我呼吁,没有禁忌症的人群,积极主动、尽早尽快接种疫苗,特别是接种加强针。


问:对于本次发生在海淀区的疫情,后续情况疾控部门作何预判?


江初:15日新增病例出现时,引起疾控部门的高度关注,担心这例没有接触过高风险人群、没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甚至没出过京的病例背后,隐藏着更多没有浮出水面的患者。


但通过细致流调和先进的基因测序技术,疾控部门很快锁定了这例病例与阳性国际邮件之间的关系。通过人员、环境监测,我们发现其污染范围较小,其传播链和接触方式都较为明晰。顺藤摸瓜,我们很快对密接、次密接、风险人员和风险点位进行了行之有效的管控,避免造成更大规模的传播。


未来几天里,不排除在管控人员里会继续出现发病感染者,但我认为只要传播链清晰,疫情在短时间内受到控制是很有希望的。


北京同时迎战奥密克戎和德尔塔!4人阳性,一图速览




来源: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