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阳春三月到寒冬腊月,一群群“小红帽”化身“文明使者”活跃在衡水市的街头巷尾、车站广场、社区家庭,全城涌动起一片“志愿红”……




今年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创建周期固本强基的关键之年。连日来,我市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多次组织开展“共创文明城 志愿我先行”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在市区营造全民参与、全民创建的浓厚氛围,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向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迈进。



街头巷尾“靓”起来


地上乱丢的烟头被拾起,墙面上张贴的小广告被铲除,散落的地面垃圾被清理……在冀峰印刷家属院内,衡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十余名志愿者将小区内的垃圾和小广告清理得干干净净。同时,对商店周边停放的车辆进行规整,引导市民有序停放电动车、三轮车。



12月11日至12日,我市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职工开展“共创文明城 志愿我先行”之“满城志愿红”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衡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全体人员分成8个小组深入到“结对共建”的6个小区以及负责的街道和交通路口,为创城贡献志愿者的力量。


在市民政局门口,该局的60多名党员志愿者擦拭公交站牌、道路防护栏等。市民政局办公室科员贾振林正认真捡拾着绿化带里的垃圾,一个纸团、一个包装袋都难逃他的“法眼”,“细微之处见文明,洁净的市容环境需要我们共同维护,希望大家共同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为创城贡献一份力量。”


为助力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市民政局在市直民政系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民政系统党员干部在“经济强市 美丽衡水”建设中的先锋队、生力军作用。截至目前,市直民政系统已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60余次,参加党员志愿者840余人次。


据悉,目前我市20多万名有志愿服务能力的共产党员,已全部在本单位本辖区注册为志愿者,全市建立起了以共产党员志愿者为中坚的志愿服务体系。创城工作开展以来,他们全部到“结对共建”生活小区、分包路口、路段开展集中志愿服务活动。


路口交通规范起来


“请大家停在停止线里面,等绿灯亮了再有序通行。”11月29日早上7时30分,在胜利路与中华大街交叉口,团市委志愿者杜胜男正在协助交警指挥交通,保证早高峰交通秩序畅通。


12月9日,人民路育才街口,市纪委监委的志愿者们一边进行交通文明劝导,一边对过往行人宣传讲解文明出行知识。“开车的时候不闯红灯、不抢黄灯,骑电车的时候要戴头盔,不逆行、不乱穿马路,文明出行。”一遍遍地说,一次次地讲,他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热心的服务赢得了出行市民的一致好评。


为做全、做细、做优各点位创建提升工作,我市志愿者还到衡水北站、衡水火车站等公交枢纽站进行文明行为、乘车秩序、环境卫生志愿服务活动,确保站点及周边秩序优良、环境干净整洁。



耀眼的“志愿红”,是我市创城路上最温暖的底色。自创城以来,市直130多个单位组成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队,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市民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共同维护文明有序的交通出行环境。


如今,主城区各个路口秩序井然,在志愿者的带动下,“人人参与,共建交通文明”已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脚下”文明稳步向前,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了城市最美风景。



创城合力聚起来


为广泛发动全民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组织各级党员和群众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10月1日,团市委组织36名“湖小荷”青少年志愿者来到胜利路电机南厂生活小区,志愿者们清扫垃圾、清除乱贴乱画广告、清理乱堆乱放杂物,以实际行动倡导广大市民共同维护良好卫生环境,积极投身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


每天上学和放学时段,在新苑小学,穿着红马甲的学生志愿者成为校门口最温情的风景。他们举着写有“禁止吸烟”“保护环境 严禁乱扔烟头”等标语的牌子,站在门口提醒着来往的家长。


新苑小学三年级十班的李昊禹作为学校的环保卫士,除了在学校以身作则带动同学保护环境外,还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垃圾分类活动。“环境的美丽靠大家,希望为城市的发展贡献我自己的力量。”李昊禹说道。从校内到校外,新苑小学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志愿者,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市民展示时代新人的样貌,将文明之花向家庭、社会辐射,为我市创城工作加油助力。



11月21日天刚蒙蒙亮,桃城区爱心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一行,带着他们预先各自准备好的工具,来到市中心街南头的九州广场,开始捡拾人们随手抛弃的杂物、水瓶等垃圾。活动期间,志愿者还参观了衡水道德墙宣展,纷纷表示要以身边的道德模范为榜样,担当责任,为创城做出应有的贡献。


创城工作开展以来,青年志愿者和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从未缺席。他们充当创建文明城市践行员、文明城市监督员、文明交通劝导员、文明城市宣传员,引导市民争做文明践行者。


“志愿红”在创城中熠熠生辉,吸引了更多的市民加入创城“朋友圈”。我市已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交错”的志愿服务网络体系,注册志愿者达到63余万人,组建各类志愿服务组织3000余个、专业志愿者团队1000余支,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3000余个。创城工作中,他们充分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活跃在城市各个角落,争做文明行为的示范者和先行者。


志愿服务在我市呈燎原之势,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热情不断“升温”,忙碌在小区、巷道的“志愿红”点亮了全民参与的“创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