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的生物天然气项目。谢朝华 摄
近年来,衡水市安平县坚持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把解决秸秆焚烧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发展战略,为农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治理蹚出了一条新路子,打造了绿色、生态、文明的乡村发展新格局。乡村环境更美了,农民更富裕了。安平县已将“气、电、热、肥”联产、生态循环的“京安模式”推广到全国,为改善生态环境、探索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车玉米秸秆被送到河北京安生物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谢朝华 摄
近日一大早,种植户们就拉着一车车的玉米秸秆来到河北京安生物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他们已经连续几年将玉米秸秆卖到该公司了,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处理秸秆,还能增加额外收入。
河北京安生物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卸料厂。谢朝华 摄
利用农牧业废弃物生产的有机肥。谢朝华 摄
园区内的热电联产项目。谢朝华 摄
园区内的中央控制大厅。谢朝华 摄
目前,安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绿色生态项目已经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有种植、饲料、养殖、屠宰、沼气发电、生物质热电联产、有机肥、污水处理八大板块,实现了畜、沼、粮、热、电、水、肥的绿色生态循环体系。践行以县域内农业废弃物一律不剩、化肥使用量一律不增、场区内外部能源一律不用为核心的“三个一律”发展模式,实现了“三增两减”的目标。增加沼气供应:产业园内的河北京安生物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投资2.85亿元筹建了2兆瓦沼气发电项目和3万立方米生物天然气项目,以废弃玉米秸秆和畜禽粪便为原料,年产沼气1800余万立方米,可就近解决3万户10万人的生活用能。增加电力供应:产业园内的河北中电京安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主要项目为热电联产,即通过燃烧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解决居民冬季取暖需求,具有双向节能和环保作用。热电联产项目年发电2.4亿度,可满足1.5万户居民用电。增加有机肥供应:年产有机肥25万吨,可满足30万亩农作物需求。减少污染排放:沼气项目年减排COD11万吨,氨氮0.6万吨;热电联产项目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6万吨;污水处理厂项目年减排COD5219.5吨、氨氮534.85吨。减少燃煤使用:沼气项目产生的沼气和热电联产项目产生的热、电,可替代标准煤21.1万吨,占全县用标煤总量的55%。
作者:谢朝华
来源:安平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