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为一位高龄患者实施了“覆膜支架体外开窗、烟囱技术治疗复杂性腹主动脉瘤手术”。该手术的实施,是该院血管外科介入技术水平发展的一项标志性事件,一次重大突破。


前不久,衡水市73岁的王大爷觉得腰疼的老毛病越发重了,无法正常行走。于是,家人陪他来到市四院骨科检查,大夫建议检查一下脊椎。没想到还真查出了问题——腹部主动脉有巨大瘤状物,且累及肾动脉。医生迅速将其转到血管外科,郭上玮主任亲自接诊。经过细致检查,郭主任发现患者腹主动脉有一约4×5厘米的巨大动脉瘤,累及肾动脉的同时还合并心肺脑多脏器功能疾病。


“腹主动脉瘤一直被称为人体腹部的‘定时炸弹’,为什么呢?因为动脉中层结构破坏,动脉壁不能承受血流冲击的压力而形成的局部或者广泛性的永久性扩张或膨出,瘤体很容易破裂,一但发生这种情况,患者的死亡率高达95%。”郭上玮对记者说,“在过去累及肾动脉的腹主动脉瘤一直是介入治疗的禁区,需要开腹进行人工血管替换治疗,但开腹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费用昂贵不说,单是术前的全身麻醉,对年老体弱的病人来说就是一个坎。”


科室医生当即对患者家属说明情况,家属陷入两难,问:“没有更好的选择吗?”郭上玮说:“有,我们科室有一项技术,采用覆膜支架体外开窗、烟囱技术治疗复杂性腹主动脉瘤手术,对病人采用局麻。但手术难度很大,也有风险,你们考虑一下。”起初,病人家属向北京、石家庄等大医院进行咨询,得到答复与四院一样,同等风险,而且高昂的手术费用更让他们望而却步。比较之下,病人和家属决定在四院接受这项手术。


为了不辜负患者的信任,科室将这一情况向院领导进行汇报,在医院领导的鼓励下,郭上玮决心接受这一挑战,实施四院第一例高难度的血管腔内介入手术。


血管外科经过反复研究及精确测量动脉瘤与肾动脉及肠系膜动脉的关系后,立刻组织手术团队进行手术方案制定——微创覆膜支架体外开窗后隔绝动脉瘤,同时应用烟囱支架技术重建肾动脉后再栓塞动脉瘤。此方案是目前国内外治疗复杂性腹主动脉瘤最前沿与技术难度最大的手术,对患者来说也是创伤最小花费最少的最佳治疗方法。


方案确定下来后,与家属沟通后开始准备手术。经过手术前的充分准备后,衡水四院血管外科团队历时约2个小时为老人完成手术治疗。术中王大爷全程清醒,主管医师王伟还与病人拉起家常聊天,令其保持轻松状态。覆膜支架体外开窗位置及大小、支架释放时血管的对位及支架展开后烟囱支架的再置入等等,所有步骤必须一气呵成,这样才能更大限度保证手术的完成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惊心动魄的120多分钟后,老人体内的“定时炸弹”被成功隔离,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大功告成。


“老爷子,手术结束了,一切顺利!”郭上玮俯下身子,在老人耳边轻轻说出这句话,仿佛也是在对自己说的一句话。短短两个小时,汗水早已湿透内衫,特别是高度集中的精神突然松懈下来,全身有一种脱力的感觉。团队里的其他人也是长吁一口气,喜悦的目光相互碰撞,大家脱下铅衣,带着一身疲惫向手术室外走去,因为那里还有焦急等待的家属们需要告知……


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于2015年10月正式成立,是衡水市医疗单位首家血管外科专业科室,现发展成为市级先进水平,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科室,承担着全市人民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手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并承担临床实习、进修医师的教学任务,同时承担省、市级科研部门的科研任务。腹主动脉瘤等疾病,是血管外科特有的疾病,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相应治疗工作的开展难度高,风险大,且需有心脏及大血管手术方面的丰富经验作为保证,成熟的体外循环技术保驾护航。四院心血管外科在此基础上,针对此类大血管疾病的治疗经验不断积累,手术水平逐步提高,手术例数逐年增长。


此次为高龄患者成功实施覆膜支架体外开窗、烟囱技术治疗复杂性腹主动脉瘤手术,不但是该科室在血管腔内介入技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而且也是四院一直坚持医疗技术创新发展的成果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