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大家都知道的,其中的“空城计”更为人们所称道。但我对诸葛亮大开城门让几个老弱病残士卒扫街,自己端坐城头悠然弹琴就能吓退司马懿的几十万大军,始终存疑。
首先,司马懿才略虽然稍逊孔明,但决不是平庸之辈,对孔明的故弄玄虚一点儿都看不出来,与他平素的运筹帷幄、久经沙场,根本不相符,逻辑上说不通。
其次,蜀军主力在外,且在街亭被歼,孔明身边已无多少可用之兵,这种战场形势谁都能看得出来,何况司马懿这个料敌如神颇有军事才华的人呢?
三是司马懿乘胜而来,气势正旺,而蜀兵新败,惊惶颓衰,早已无了斗志,就是城内有埋伏、有圈套,对司马懿的几十万大军而言,也不过是以卵击石,奈何不得,司马懿对此应该是成竹在胸,清清楚楚,否则他就不是司马懿了。
最后,司马懿固然多疑,但他并不是那种疑而不决畏首畏尾的人,反观他在其它战斗中的行为和政治斗争中的表现,都是果断利落,从不拖泥带水,比如诛杀曹爽及其党徒,那真是快刀斩乱麻,何曾有半点的犹豫含糊?为什么唯独这一次司马懿就疑心到傻帽般失去理智,“娘们儿”起来了?显然有悖常理。
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司马懿这次退兵是故意的,就是要放诸葛亮一马。司马懿作为官场老手,非常明白,只有诸葛亮活着,他司马氏才能平安无事,一旦诸葛亮死了,他司马家族也就成了曹家的“案上肉”。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曹操活着时就对人说过,司马懿有狼顾之貌,灭我曹氏者必此人。司马懿对此不可能没有耳闻。曹氏现在不杀司马氏是投鼠忌器,因为只有司马懿才是诸葛亮的对手,他们对司马懿还用得着,在此刻还不敢自毁长城。司马懿对此心知肚明,哪敢掉以轻心?所以他必须让诸葛亮多活几年。后来,诸葛亮生病,在五丈原镶星,在长达四十九天的时间里,他不出击,不进攻,不趁人之危,让孔明好好静养,还传话孔明,君事繁食少,事必亲躬,要当心身体啊,这足以证明,他是愿诸葛亮长寿健在的。这就是当年孔明搞空城计,他来个将计就计退兵的最好解释。
世界是复杂的,我们认识事物,切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否则很容易被欺骗、被利用。
作者:桃源里人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