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小区路面硬化了,排水通畅了,大家心情也舒畅了。”近日,武强县联社家属院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引来小区居民纷纷点赞。这里地势低洼,过去一遇大雨就积水,成为小区住户的一块心病,如今面貌焕然一新,出门更加方便了。这也是武强县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武强县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抓手,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社会组织等不同领域党组织为群众办好事、解难题,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
村级党组织:办好“开门一件事”
“支部已经和北京、石家庄、德州、深州的水果批发商达成了合作意向,大伙不用愁销路了。”在武强县林东村的桃树园里,新近走马上任的村支书孙喆给忙碌的果农们带来了好消息。
林东村有桃树 165 亩,年产量约80万斤,近两年来销售难问题一直是果农的心头病,大量桃子坏在地里,果农严重亏损。今年村“两委”换届后,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把解决桃子销路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千方百计与各地水果批发商对接,解决了销售市场瓶颈,让大家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林东村党支部书记孙喆与村民一起给桃树套袋。董长伟供图
找准人、选对人,就是为了干好事、能成事。
村“两委”换届后,该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迅速开展了“开门一件事”活动,推动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尽快进入状态,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敲响换届履新后的“开门锣”。
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上门服务解民忧
走进武强县信誉专业养殖合作社,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现代化全自动鸡舍。合作社拳头产品的“子兰花”鸡蛋因为口感纯正、营养价值高,近年来深受市场欢迎,成了村民的“致富蛋”。
“现在我们正在谋划申请绿色食品认证,有不少技术难题一直琢磨不透。党员服务小分队来了后,面对面讲政策、手把手教技术,真是给我们帮了大忙。”合作社负责人郝平新激动地说。
郝平新提到的党员服务小分队,来自武强县农业农村局。为助力乡村振兴,该县农业农村局抽调党员技术骨干,组成5个服务小分队,常态化下沉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受到了群众欢迎。
武强县农业农村局党员技术小分队到信誉专业养殖合作社开展技术指导。(武强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群众有哪些难事、烦心事,党员干部沉下去才能知道、才能解决好。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武强县各机关党组织积极行动,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敲门,通过多种形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县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深入到辖区的乡村、学校、企业开展安全用电宣传,排查用电隐患;县税务局严格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政策,让2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获益,极大激发了企业研发投入热情……
如今,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推动下,党员干部下基层、解民忧,在武强县已蔚然成风。
“两新”组织:志愿服务暖民心
“弟子规,圣人训……”每周五晚上,在武强县正蒙学堂,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引得不少行人驻足,缕缕书香随轻柔的风浸润着人们的心田。正蒙学堂是武强县画乡精神文明志愿者协会创办的一家民间非营利性学堂,旨在通过组织家长与孩子共同诵读国学经典诗文,倡导时代新风,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孩子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记忆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人文素养,志愿者协会真是给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一位家长感慨地说。
“近年来,志愿者协会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了群众热烈欢迎。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们要把学党史和服务群众紧密结合起来,继续把志愿服务活动做好做扎实,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画乡精神文明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刘建峰表示。
“两新”组织不仅是基层党组织的覆盖对象,更是参与治理、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武强县通过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让“两新”组织成为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提供服务的大平台,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检验学习成效的有效载体和途径。武强县坚持把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引导各级党组织将联系服务群众的“小事情”,书写成为民服务的“大文章”,用实实在在的服务践行初心使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王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