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是地方文化建设的根脉,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在大运河的滋养下,衡水人民创造了许多传承至今的文化资源。


近年来,大运河衡水段各县按照“开发文化资源、完善文化设施、发展文化产业、丰富文化生活、展现文化魅力”的思路,积极培育区域特色,激发文化活力,不断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先后挖掘和整理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以下这些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见证了运河的文明发展,它是大运河的精髓,大运河的灵性,更是衡水大运河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


漳卫南运河船工号子


大运河作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自元明清至新中国成立之初,运河沿岸的郑口镇、故城镇、建国镇一直是商品集散码头,运河中舳舻相继,帆樯如林。受此影响,为船队服务的季节性的篙工、纤夫及搬运工应运而生。进入劳动状态的船工们,为了便于协作、提高劳动效率,在集体劳动中逐渐形成了专用歌曲,俗称“船歌”、“河边的歌”,即运河船工号子。它的音乐节奏和劳动节奏相应相和,具有鲜明的律动性。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形成了独立的艺术形式。如今遗存下来的运河船工号子在音乐方面高亢有力、富于变化,而歌词多是即兴创作,内容因“号头”的职业素养而异,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千百年过去了,运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繁忙的运河船运场景已消失。运河中跑船人现已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为传承运河文化,故城县文化、文物部门对流传在景县、阜城、故城运河上的船工号子进行了抢救性整理。他们多次走访当年的老船工,认真研究、记录每一个音符,终于把船工号子完整地记录了下来。



故城运河传统架鼓


运河架鼓,因在故城县武官寨村传承,又名武官寨架鼓,迄今已有100余年历史。清朝末年的武官寨村村民李登选,博采众家之长,自立一派。他毕生从事架鼓的演出和发展,并根据大量的演出实践,汇编成《武官寨架鼓鼓谱》,为武官寨架鼓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范本,使武官寨架鼓传承百年始终保持了原生态。李登选把武官寨架鼓技艺传给了后人。如今,李彬成为武官寨架鼓的第六代传人。


武官寨运河架鼓是一种纯打击乐合奏,由鼓、铙、镲和锣等乐器组成,鼓又分大鼓、小鼓。乐队的组成分为大小两种,大队一般由三十面鼓、二十面镲、五面铙、四面锣组成。小队一般由八到十面鼓、十面镲、两面铙、两面锣组成。每种乐器都有独特的音效特点,鼓声雄壮有力、威武;镲声音响亮、穿透力强;而锣发出的声音则低沉、宽广。架鼓演出时长达20余分钟,有大鼓、小鼓,有齐敲、分敲、单敲、领鼓等项目,花样繁多、震耳欲聋、气势恢宏、场面壮观。


武官寨运河架鼓,深受运河两岸人民喜爱,是当地群众的重要庆典娱乐形式。其鼓点独特,节奏铿锵有力,有气吞山河之势,集中体现了创新、包容、豪放的运河精神和当地独特的文化特征,是故城县文化史上具有地标性意义的文化符号。


甘陵春酒酿造技艺


自元、明、清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初,故城县的郑口镇、故城镇、建国镇一直是商品集散码头。经济的发展对当地的酒作坊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酿酒作坊经过几代人甚至更长时间的潜心钻研,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德聚源”烧锅作坊。


“德聚源”在选料上专用运河圈内生产的高粱、玉米、小麦、谷物等基本原料,全套工艺需几十道工序,工艺要求十分严格,做出的酒窖香浓郁、绵软柔和、落口爽净、余味悠长,当时远近相传,待客以“德聚源”烧锅为上品,故随运河而声名远播。解放后,在原有“德聚源”作坊的基础上建故城县酒厂,沿用“德聚源”的工艺模式,多次在国家、省级产品评比中获奖。现酒厂更名为“衡水甘陵酒业有限公司”,故“德聚源”烧锅又名“甘陵春酒”。


龙凤贡面手工制作技艺


龙凤贡面又称龙须凤尾贡面,河北省著名的传统面食,产地为故城县故城镇,因面条匀净细长,状似龙须,并曾作为宫廷贡品而得名。此面起源于明朝,为故城镇齐氏始创,迄今已有500年的生产历史。明朝宣德年间进入御膳房,后被清乾隆帝御封为“上用龙须凤尾贡面”。


龙凤贡面为纯手工制作,从开始和面到成品需要23道工序,每一道都严格把关,才能做出好面。贡面制作首先用面粉、蛋清、盐水按比例调好后和面,和面要做到盆光、面光、手光。然后刷一遍香油。把和好的面饧熟,折成方形后刷油,再饧半小时后就可以开条了。开条先把面做成大条,再次刷油,拧成麻花上好劲放入盆中。之后再盘小条,将小条挂在竹扦上,进行抻面,也叫桄扦,抻好的面连同竹钎,一同放入面槽中饧着。最后把面上架,手工抻制成细条后自然干燥,然后落架切成小段,这时还需要把不合格的面条分拣出去,然后过秤、分装入盒。


制成后的面条按形状,圆条的被称作龙须面,而扁条的被称为凤尾面。成品面条色白微黄,柔韧而晶亮,条细心空,吸水力强,盛入碗内,汤面各半,将面挑起,汤面一体,不见碗中有汤,放回碗中,汤水又复析出,而且昧厚、细软,这是龙凤贡面最为独特之处。


 


铜胎画珐琅技艺


铜胎画珐琅以其艺术性、观赏性、收藏性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堪称工艺品中一枝奇葩。它以紫铜制胎,以瓷敷面,以画取胜。通过制胎、敷釉、烧结、彩绘、抛光、镀金等流程,精工细作,反复雕琢,才完成一件艺术品的制作。作品以仿古为主,品种多样。鼻烟壶、香炉、如意、瓶、盘、罐等,玲珑雅致,把玩随意;鼎、爵、熏等仿古器皿,赏心悦目,古韵悠悠;更有大瓶、挂屏、插屏等大件,美轮美奂,怡情怡心。


它的题材极具民族特色,常见的有花卉、鸟虫、山水、历史故事等,空白处常题以精美书法、诗词雅句,并配以朱文、印章。此外,还有部分以西洋人物为主的西洋风格画珐琅。它的画工尤其讲究,多用工笔,细腻华丽,极其精致。画片中常用开光技法,中间绘以山水、花鸟、人物等,陪衬以缠枝纹、如意纹、祥云纹等民族花卉和图案。除清致的工笔绘制,绘画还借用中国传统绘画的“勾、擦、点、染”等表现技法,以使画片情景相生、气韵生动,人物神态逼真、线条流畅。更有珐琅釉彩丰富、彩料凝重、色泽鲜艳、富丽华美的特点,使作品极具表现力。


景县传统布艺


在我国古代,婴幼儿服饰多与“虎”和“五毒”(五毒:即青蛙、蝎子、蛇、蜈蚣、壁虎)有关,如虎头鞋、虎头枕、虎头围嘴、虎头帽、布老虎及五毒鞋、五毒肚兜、五毒摆件、五毒耳枕、五毒挂件、壁虎鞋等。现在河北省民间仍然有送虎头鞋、虎头枕的习俗。每当孩子出生或者孩子生日,奶奶或者姥姥都要亲手给孩子做虎头鞋、虎头枕等送给孩子,祝愿孩子身体健康、平安长寿。


“虎”与“五毒”幼儿服饰流传于民间,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历史源远流长。现由景县非遗传承人吴凤兰专门制作,工艺复杂,制作的传统服饰曾多次参加全国各地的民间艺术博览会和展销会,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和喜爱,有的作品已销售到国外。


阜城打囤


阜城“打囤”由来已久。传说很久以前,黄河以北久旱无雨,赤地千里,人们要饭逃荒,饿殍遍地。当时有一个看管粮仓的仓官顿生怜悯,私自开仓,赈济灾民。人们为了表达对仓官行为的敬仰、感激,就把正月二十五定为“打囤”的日子,民间又称“填仓节”。一方面填满仓谷纪念仓官,同时也提醒人们,从这天开始,就要清仓扫囤、晾晒种子、修理农具、准备春耕了。


太阳没升起之前,家里的女主人早早起来走到院子中央,用头天夜里准备好的灶灰,在地上淋划出巨大的十字,在十字中心放上麦子、谷子、玉米、高粱等多种粮食颗粒,然后用砖头盖上,烧上几炷香和几张冥纸,在囤旁虔诚地祈祷;男主人则将春节时预留下的鞭炮在院内燃放,村庄上空不时传来清脆的鞭炮炸响,彰显着农民世世代代对土地和粮食的深厚感情,也表达出农民对丰衣足食的富裕生活的无限向往。



阜城剪纸技艺


阜城剪纸,也称陈集剪纸,它来源于当地深厚的运河文化底蕴,在历史的长河中,以其独有的魅力绽放出绚烂多姿的文化风采,这项分布在运河沿岸的传统手工工艺,因运河的兴盛繁荣而发展,并在运河沿岸得以传承和较好发展。


阜城县陈集剪纸以陈集为中心,包括小息庄村、大息庄村、普乘寺村在内的四个剪纸专业村,辐射到周边两市三县十几个乡镇四十多个村,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是华北最大的民间剪纸集散地。清光绪年间,有名的剪纸世家有陈集村的王金龄和王万田、普乘寺村的刘家、大息庄村的息李氏。其中王万田师从天津西关万盛栈1号花样铺,上世纪60年代初回家乡,通过对其他派系剪纸的潜心研究并改进,弃剪操刀,改为制版雕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一是阴阳相间,线条流畅。二是色彩单纯,形象鲜明。三是构图严谨,造型优美。四是技法讲究,刀功巧妙,“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


剪纸作品经过塑封、制框、装裱,强烈的艺术效果更上一层楼,别具魅力,成为中外人士争相购买的民间艺术精品。现在陈集剪纸已远销到全国各地和美国、新加坡、韩国、墨西哥、香港等28个国家和地区。


另外,故城郭庄旋饼、故城熏肉、面筋卷卷、景县粉玍达、景县馓子、连镇烧饼、签子馒头、阜城刘家烧鸡、十八卤面等,这些令人垂涎的小吃、令人回肠的美味,时时刻刻地触动着到此来往人们的神经和味蕾,都是运河滋味。天生万物飨斯民,一方水土一方人。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冀中大平原丰富的物产,形成了大运河衡水段独具特色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倾向,这些精妙的技艺发展成了一种地方习俗、一种饮食文化,培育了大运河畔经久不衰的美食品牌,也成为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郭俊禹  编辑:马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