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豆村乡坚持“乡村振兴,法治先行”的工作理念,因地制宜打造“一引四治”体系,以党建为引领、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教化、以智治为支撑,治理效果明显。


豆村乡丁庄村的法治宣传一条街。王应林 摄


豆村乡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实施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并由村里的党员兼任网格员、调解员、“十户五联”小队长、治安巡防队长,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基层社会治理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通过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依靠群众力量组建起由老党员、老干部、退役军人、网格员等在内的“民主议事团”,定期就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议事协商,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困难,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让广大群众共享治理成果。


豆村乡西薛村的法治宣传画。王应林 摄


豆村乡坚持把“法治乡村”创建作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居法律顾问列席村内重要会议,提高了村干部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在各村“量体裁衣”式建设了法治广场39个、法治文化街30余条、设立法治宣传展牌1070余块,并在各村公布法律顾问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搭建起法律服务平台,让法律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


依托法治乡村创建,豆村乡定期开展“星级文明户”“邻里互助之星”“五好家庭”“最美豆村人”等评选活动,并常态化开展送戏下乡、乡村大舞台等贴近群众生活的基层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传递正能量,在全乡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在乡村治理体系中,豆村乡将信息化应用作为基层治理的一把“利剑”,依托“雪亮工程”打造了集视频监控、视频会议、视频调度于一体的乡镇综治中心。全乡下辖的39个村,实现了视频监控全覆盖、587路摄像头全部与乡综治中心联网、村村建起治安巡防队,为群众日常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为疫情防控、治安巡逻、环境整治等重项工作构筑起“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铜墙铁壁”。


作者:王应林

来源:武强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