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村新民居建设优秀示范村”“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先进单位”“河北省美丽乡村”……是什么,让一系列荣誉称号花落饶阳县王同岳镇圣水村这个小村庄?


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网、河北电视台、河北新闻网、长城网……又是什么,频频吸引中央、省市各级媒体的关注,将目光投向这里?



位于饶阳县城正南2.5公里的圣水村,紧邻肃临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全村有264户、1107人,党员48名,耕地3238亩,村“两委”干部6人。也是这6个人,咬定“小康”不动摇,以党建为引领,立足耕地之本,开启了圣水村振兴的新篇章。


发力:党建来引领,葡萄做主力


上世纪90年代的圣水村一穷二白,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田作物为主,农民自身经济上不去,年底算账收效甚微。1999年,村里新组建的“两委”班子上任后率先达成共识:“靠传统种植绝对发不了家、致不了富,一定要另辟新径。”


大棚葡萄,成为了圣水村的那条新径。



党支部轮番组织群众、党员代表到山东寿光学习温室大棚种植技术,参观棚室蔬菜的种植管理。同时,利用“1+10”制度,发挥首批7名党员的示范带领作用,在全村掀起了发展棚室葡萄产业增收致富的热潮,当年就发展了棚室200余个。截至目前,全村已有温室大棚600多个,年产优质葡萄240万斤,年带动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


于是,“圣水村的葡萄”享誉京南,“小葡萄”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这些,还不够。


“乡村产业振兴,必须构建起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用现代科技服务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为此,村“两委”班子一直积极与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等研究院所联系交流。2013年,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河北省林科院在圣水村成立了全国首家设施葡萄研究所;同年,占地600亩的新发地农产品物流园项目也成功落户,运营后年交易量200万吨,交易额40亿元。2018年,饶阳县以新发地农产品物流园为核心区启动了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工作,为圣水村的发展再添臂膀。


聚力:建新型社区,服务惠民生


村民生活富裕了,对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有了更高要求。


“群众的需求,就是努力的方向。”2009年,圣水村“两委”班子主导,坚持“边拆边建、滚动开发”的思路启动了新型社区建设。



历时11年,圣水村目前已完成建设3期,共建成面积250平米、三间二层新民居318户,家家都住上了小别墅。一排排二层楼房宽敞明亮,村里村外干净整洁,屋前路旁郁郁葱葱。新民居里还配建了4000平米的停车场,投资400万元打的地热井,投资20万元购置的清扫车、洒水车,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大幅改善。“新民居建起来,街道平了绿了美了,农民富了,这才是老百姓想过的好日子啊!”70多岁的老党员田书齐笑得合不拢嘴。



在圣水村,村民不仅可以走上整齐干净的街道,领略不同风格的花木景观;还能坐在可容纳800余人的文化礼堂里,欣赏一场锣鼓队、舞蹈队、合唱队的精彩表演;也可以去聆听一次村里的技术讲座、法律道德讲堂、歌舞晚会,感受一下浓厚的淳朴乡风……因为,村“两委”班子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投资600万元建成了高标准党员活动室和4000平米的村民文化礼堂,每季度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多次举办技术讲座、法律道德讲堂、歌舞晚会,让村民有了学教、娱乐的精神家园。2020年,240平米的综合服务站落成,为群众提供金融服务、物资销售、事项代办等“一站式”服务,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腿、得实惠。


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扮靓了村容村貌,更厚植了道德文化、培育了文明乡风。


蓄力:深挖土地“财”,强劲集体力    


都说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是驾驭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三驾马车。


有人管事是前提,有章理事是保证,有钱办事是关键。


农村税费改革后,村集体“没钱办事”的问题日益突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执行力、持久力逐渐弱化。2013年,圣水村结合村情,探索出了土地重新发包、盘活资产、建设绿色银行等五条路子,吹响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战役集结号。


土地发包,利用600亩集体土地建设430个温室大棚,每个每年收取租金500元,村集体年均增收20余万元。房产开发,借助新民居建设契机,一方面兴建新民居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另一方面利用腾出的500亩建设用地开发住宅楼,增加集体收入1000余万元。渣土变现,积极利用拆建过程中产生的30万方渣土,以每方20元的价格对外出售。兴建绿色银行,利用田间路旁闲散地,栽种杨树,每年轮伐补种,增收近10万元;建设苗圃基地,为新民居绿化提供樱花、海棠、美人梅、白松、冬青、小龙柏等20多种苗木,产生直接效益300万元……



一个以建新型社区壮大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反哺新型社区的良性循环,就此形成。


一个重新焕发活力、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村集体,为村民的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村庄变美、产业变强、村民变富的圣水村,迎着奋进的春风,走进了“绿富美”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