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为山和他的作品《雷锋》。


塑民族之魂 聚前行之力

——吴为山的写意雕塑之路(下)


立足于雕塑、绘画,吴为山对中西文化不断深入研习、思考,辅以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支援,先后出版了《视觉艺术心理》《雕琢者说》《雕塑的诗性》和《吴为山艺文集》《中国古代雕塑风格论》等著作,主持了江苏省政府重点科研项目《中国雕塑史》和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古代雕塑风格研究》,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其“写意雕塑”理论。


2002年,在第八届中国雕塑论坛上,吴为山正式提出“写意雕塑”概念。2005年,他发表了论文《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质——论中国古代雕塑的八大类型》,即原始朴拙意象风、商代诡魅抽象、秦俑装饰写实风、汉代雄浑写意风、佛教理想造型风、宋代俗情写真风、帝陵程式夸张风、民间朴素表现风……在吴为山看来,与西方以“人”为中心的观念不一样,中国传统雕塑体现了中国文化对“天人合一”的追求,偏重精神性的意象造型。


2003年,吴为山作品《睡童》获英国皇家“攀格林奖”。他是该奖项设立50年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艺术家。


关于写意雕塑的本质,科学家杨振宁论述精辟:其是从中国漫长而复杂的历史中探索中国二字的真义,打造了一种神似与形似之间的精妙平衡。而这种平衡正是中国艺术的立足之本。


“艺术就是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要脱离生活——升华,有时是形而上的东西。”吴为山丝毫不反对艺术的革命,“但不管怎样,艺术总离不开艺术家的主体,手与心的完美结合产生了感人的作品。”他始终认为,艺术不是生产力,优秀作品的永恒之处,是其深层所隐蕴的人性。 


吴为山和他的作品《民族脊梁鲁迅》。


如何平衡工作与创作


吴为山的工作和精神负荷皆重,行政上身兼数职,还要进行艺术创作、理论与教学,常常分身乏术。但他认为,这些工作可以互为资源。“广泛的社会生活是艺术的土壤与源泉,积极参政议政、调研,会更为深入地了解社会,进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曾提交数十份提案,涉及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中国文化走出去、城市文化建设,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书法进中小学课堂及人文学者的退休年龄等。


写这些提案的过程中,吴为山去云南、贵州、甘肃、四川、陕西、广东等省份调研,与生活在山区的老乡们交流,不仅获得了大量具体的数据可供提案论证,还从生活与自然的深处体验人的本质情感,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寻找源泉、注入鲜活的精神琼浆。这种由感性到理性的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思考,也使自己的世界观发生了变化,胸襟更宏大,视野更开阔。对以人为本的艺术创作与研究是力量的支撑。


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主题为“丹心铸魂”的吴为山大型艺术个人展。


“学养靠什么?靠读书。”博览群书是吴为山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间接经验的书本知识,是人类经验与智慧得以传播的载体,所谓‘开卷有益、读书明智是也’。如果文化人内心没有定力、不读书养性、养气,谈何创造新文化?中国文人的气节、气概、气韵、气度是需要文化滋养出来的。”吴为山说,读书、读史,让自己的文化年龄向历史延展,可以在古代的人和事中找到文化典章和艺术经典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传统,并让传统“活化”。


《超越时空的对话——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与中国画家齐白石》,吴为山创作于2012年 。意大利国家文化部收藏并永久立于意大利国家博物馆-罗马威尼斯宫。


“一个艺术工作者的生命是艺术,其生命与艺术的表征是作品。作品是一切!他所有的知识、修养、情感、意志、理想和价值追求皆在作品中展现。创作是生活的方式、是生命的存在、是信念的追求、是价值的体现。”多年的创作实践告诉吴为山一个真理,“唯真才是艺术。真,就是真感受、真感情,艺术家要做真人。艺无止境。今天的成就不过是明天的起点。艺术创作的“新”不仅在题材、内容,同样,艺术语言及形式的创造是艺术智慧的体现,更具有艺术史与世界性的普遍意义。”


吴为山还有着幽默的一面。一次,在某大学办讲座时,有同学问他,为什么要留长发,是否艺术家头发都这么长?吴为山说,自己1962年出生,正逢三年自然灾害,母亲月子里只吃了几条鱼作为补品,先天营养不好,头长得不大,来到世界上,觉得占领空间比别人小,既然无法改变头的大小,就只能通过留长发来增加体感、量感。“每个人在世界上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


吴为山自觉普通话讲得一般,有很重的乡音。他认为,艺术与语言的流变一样,在发展中保持品质,就有了内在的特色。


“如果说我在事业上取得一些成绩,那么应当感恩于伟大时代的造就,承恩于家乡淳朴的民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即人民勤劳进取的精神对我的滋养。作品获再多的奖,巡展再多的地方,唯有进入人民的心灵才是最高的奖赏。”


2020年5月14日,吴为山在创作“抗疫”题材雕塑作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