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别名带“菜”的不是很多,能经常登上百姓餐桌的更少,马齿苋就是其中的一味。马齿苋已经成为越来越普及的一种美味中药食物,以至于不少城里人的花盆中也把它养起来。
蕴含五行之味,色香味俱全
马齿苋,别名“马苋菜”“马齿菜”等,因“其叶比并如马齿,而性滑利似苋”即叶子形状像马齿,气味像苋菜而得名,又因其“叶青、梗赤、花黄、根白、籽黑”,具备五行之色,还得名“五行菜”。
清热解毒疗腹泻,散血消肿除痈疮
对马齿苋的药用价值略知一二的都知道它能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比如民间中医常用其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主任中医师王元钊介绍说,对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马齿苋也可以用于治疗,常配黄连、木香。内服或捣汁外敷马齿苋还可以治痈肿。有的医家还把它用于辅助治疗便血等,因为它还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宋代的《开宝本草》中记载马齿苋有“利大小便,去寒热,杀诸虫,止渴,破癥结痈疮”等功效。明代的《本草纲目》中记载马齿苋可以“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清代的《生草药性备要》中记载其能“治红痢症,清热毒,洗痔疮疳疔。”这里提到的红痢是痢疾的一种。这类患者主要症状有腹痛,大便次数增多。
夏季的消暑菜,有些人却不宜食
每年春夏季是马齿苋的茁壮成长期,茎叶最为繁茂,红色的杆,绿色的叶,一簇簇地成长,生命力极强。农村的田间地头寻常见,城市小区的草坪中、街道绿化带、公园的边角处、阳台的花盆里等等,也能发现马齿苋的身影。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马齿苋也成为比较受欢迎的野菜。明代的《滇南本草》中记载,马齿苋有“益气,消暑热,宽中下气,润肠,消积滞”之功。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孙刚副主任中医师提醒,虽然马齿苋是一种药食两用的中药,但是,对于从来没有吃过马齿苋的人,最好第一次吃的时候一定要少量,逐渐适应了才能多吃。特别是脾胃虚寒的人要少吃,明代的《神农本草经疏》中告诫:“凡脾胃虚寒,肠滑作泄者勿用。”
此外,以下三种情况也不宜食用马齿苋:腹部受寒引起的寒性腹泻;怀孕期间不宜食用。因为马齿苋“滑胎”可能引起流产等;马齿苋与鳖甲相克,入药的时候不要同服。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原标题:马齿苋:清热解毒“五行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