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明办联合制定印发《河北省餐饮业分餐制、公勺公筷服务规范》,对分餐制的分餐形式及服务要求,公勺公筷的配置、使用、服务、卫生消毒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



我们好像习惯了这样的用餐情景:一家人或一群人围在一起,你为我夹馍,我为你夹菜,边说边笑,其乐融融,热热闹闹。他们认为,同桌吃饭,老人为孩子夹菜是疼爱,晚辈为长辈夹菜是尊敬,为朋友夹菜是友好。


殊不知,筷子一头连着嘴巴,另一头连着的是珍馐美味,也可能掺着病毒和疾病。病毒和细菌特别不老实,得空就钻,还专门“杀熟”,以唾液为传播途径。使用公筷公勺用餐,就是为了阻断食源性疾病的传播风险。试想,在“万筷齐发”的用餐环境中,同一双筷子往往兼具了多个功能,既从公共餐具里取菜,又夹菜送到自己口中,病毒就有可能通过筷子上的唾液进行传播。接二连三发生的聚餐引发的新冠病例增加,教训可谓惨痛,为我们敲响了卫生安全的警钟。


使用公筷公勺既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和爱护。改变陋习,公筷公勺上桌,应成为每个人的自觉。现在,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人群集聚风险也在加大。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与人同台吃饭时使用公筷公勺,和外出戴口罩一样,成为每个人的良好生活习惯。《河北省餐饮业分餐制、公勺公筷服务规范》,号召餐饮企业推广分餐制,并采用公筷公勺制,用舌尖上的防疫推动餐桌革命。无疑恰逢其时,对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引领消费新风尚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当然,要改变沿袭几千年的用餐习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餐饮企业需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主动配备、温馨提醒、礼貌劝导使用公筷公勺,让公筷公勺、合理分餐成为文明餐桌的标配。监管部门应加强管理,通过发布倡议书,开展系列活动等,推广引导并强化督查考核。家庭即便不能实行分餐制,也要尽快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使之成为一种生活自觉。



多一双公筷、一个公勺,多一份放心安心。让我们从使用公筷公勺做起,向餐桌要文明,向餐桌要健康,从而一起乐享文明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