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开学后的疫情防控工作,提高学校应对疫情的应急反应能力,使全体教师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流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4月11日,衡水市职教中心开展疫情防控复学演练活动,共150余人参加。
为保证此次演练万无一失,校委会多次召开演练预备会,成立了学校防疫演练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演练预案,购置了充足的防疫物资。本次演练结合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实际,分五个场景模拟演练,包括进入校门、宿舍就寝、餐厅就餐、课堂学习、隔离观察五个场景。此次演练应急处置流程清晰、规范,提高了学校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了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下午3时,演练正式开始。在保卫科组织下,80多名高三教师身穿校服扮演返校学生,并戴好口罩,在学校门口按间隔1米距离列队,依次进入安全检查通道。如果通过体温测试门,无异常情况,则进入学校。
进校后,学校工作人员立即对学生携带的行李物品消毒,并由老师发放准住证,“学生”方可入住宿舍。如果发现“学生”体温异常,则由校医第一时间将学生护送至隔离室,然后报告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并通知班主任及家长,之后经校医检测后由救护车送至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同时,消毒人员对“体温异常者”所经过的通道同步进行消毒处理。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演练既是实景模拟,也是流程梳理,对设计方案的各个节点、各个环节进行了实地检验。尤其是查找其中的不足与欠缺之处,并现场作针对性的“补”“改”“优”,进一步完善了具体的流程与操作细节,确保全校师生入校期间的疫情防控严丝合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