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冠疫情来袭。越是危难时刻,越彰显出了中国力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看到了无数的医务工作者舍小家、顾大家,热血请缨;14亿中国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守望相助,汇聚起了抗击疫情的无限力量!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在1月26日递交“请战书”,“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志愿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2月5日中午13时20分,接到护理部主任李雪老师紧急通知:两点医院集合,出征武汉!我将两个孩子托付给了年迈的婆婆,没有过多的话别,简单整理好行囊,准备出发!
8小时的卧铺,在石家庄火车站集合到终点站武昌,有忐忑,有自豪,有相互的鼓励!2月6日凌晨4:30,天空中下着淅沥的小雨,“武昌我们来了!”省卫健委的领队老师为我们安排了住宿,经过几个小时的短暂休整,开始领取物资,进食,下午15:00准时四楼会议室开会,正式投入到紧张充实的“战”前准备中。这个准备,除了专业性的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以外,我还剪去了及腰的长发,谁不爱长发飘飘,可是为了减少舱内感染的几率,我们不得不采取更安全的措施。接着我们轮番岗前培训,熟悉岗位职责。
随后进行了分组,我们负责的是武汉市第一个接收患者的方舱医院,也就是武昌方舱医院。在2月8日,开始了我们第一个夜班,自小肠胃就弱的我从抵达武汉以后,就一直水土不服,为了扛下第一个夜班,我上岗前特意喝了两瓶止泻药。
穿脱防护服的程序是很复杂的,凌晨两点到八点的班,我们夜里十二点就得准备,十二点半发车,正常八点下班交接的话,我们脱完防护服,洗漱完差不多也就十点了。因物资供应紧张,防护服只要穿上就没人舍得脱下来!我们上班之前就穿好尿不湿,不敢多吃东西,也不敢喝水!
我遇到过积极配合的大叔,学识渊博、侃侃而谈的大学教师,体谅我们、心痛我们的保洁大姐,团结友爱的辽宁队战友哥哥,不忘学习、为高考奋斗的高三弟弟……感动点滴,爱在方舱!
他们的勇气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在我跟搭档李森开始准备为患者测血氧饱和度、体温的时候,突然就听到我们区的一个党支部书记拿着大喇叭喊:“所有党员,来来,我们唱首歌——《歌唱祖国》!”一呼百应,所有人都在一起打着拍子,我们也是情不自禁,融入到斗志高昂的集体大合唱中!
在备班之余,我们主动请缨跟随领队去分发、领取物资!团结协作,并不因为我们是女生,就要求少搬点,大家都想成为新时代的“花木兰”!
疫情来袭,我们放弃了儿女情长,舍弃小家为大家,但还是忍不住会思念亲人、孩子。有时真的不敢和孩子视频,害怕自己见到孩子会忍不住眼泪。
至3月10日下午,武昌方舱宣布休舱!作为最早开舱,最晚休舱的方舱医院累计收治轻症新冠肺炎患者1124人,它的关闭宣告着武汉14家方舱医院患者全部清零!更重要的是方舱医院实现了三个“零”!医务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出院患者零回头!我们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我们积累了方舱医院的经验,也亲自体会了中国的速度和力量!
在战友身上,在武汉人民身上,在志愿者身上,我看到了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团结友爱,众志成城,鞠躬尽瘁的民族精神;肩负白衣职责,护佑人民健康的责任担当;面对不幸时的勇敢乐观心态!
疫情没有国界,人间自有真情!危难时刻,许多国家和人民给予了中国无私援助,呐喊着“中国加油”。世界伸出的每一双手,我们没有忘记。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时,中国向战“疫”吃紧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援助,分享防疫经验,结成抗击疫情的命运共同体,构筑起坚实有力的暖心防线。
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一直在加油,我们一定能够可以攻克一切艰难险阻,也一定能够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讲述人:马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