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过度清洁

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应在饭前便后、接触污染物之后、触摸眼口鼻之前洗手;若从外回家,需要在取下口罩前后洗手。每天洗手次数一般不要超过10次。

选择合适的清洁产品

皮肤清洁剂按化学性质可以分为皂类清洁剂与合成型清洁剂。皂类清洁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肥皂,成分为碱性,去污力强,但频繁使用容易破坏皮肤表面皮脂膜,升高皮肤pH值,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以选用添加了保湿成分或含甘油的改良皂类、或是合成型清洁剂如较温和的洗手液等,对皮肤的刺激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仅在可能接触到病原微生物或准备进行无菌操作时才需使用含有消毒杀菌功效的洗手液,在居家生活的情况下,可不必使用。经常使用含有酒精的手消毒剂,皮肤会因脱脂而变得干燥、粗糙。


避免刺激性消毒产品直接接触皮肤

除了过度清洁对皮肤带来的损害,我们使用的一些消毒产品也具有皮肤刺激性。比如常用的84消毒液,它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具有腐蚀性,如果直接接触皮肤会造成接触性皮炎,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在使用这类有刺激性的消毒产品时,我们应佩戴橡胶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如果皮肤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清洗。

洗手后使用护肤产品

如果条件允许,在每次清洁后应涂抹护手霜。甘油、尿素等成分的护手霜可以从真皮及空气中吸收水分,补充角质层水分的丢失;凡士林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油膜,减少皮肤水分蒸发;神经酰胺是皮肤中的重要脂质、透明质酸是人体的基质成分之一,有助于维持皮肤屏障功能。选择含有以上这些成分的润肤剂可提高皮肤的保湿能力,帮助修复皮肤屏障。


编辑:刘燕

来源:北京晚报
原标题:如何预防勤洗手导致的皮肤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