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上千公里,数次与病毒亲密“接触”,十几个日夜随时等待命令奔向“战场”……这是抗击疫情战场上的“隐形战士”——衡水市疾控中心样本运送组刘炳正和他的同事们。




在全国打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的号召下,衡水市疾控中心实验室需按照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病例诊断流程”要求,争分夺秒,将衡水市疾控中心复核检测的阳性标本上送河北省疾控中心鉴定确认。标本的运送任务按照二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管理。运送者不仅要与病毒“面对面”,还可能遇到因运送途中车辆颠簸或意外情况发生导致样本泄露等被感染的情况,运送环节危险性极高,所以对运送样本人员有严格的专业要求。


在所有人都对病毒避而远之的时候,作为有35年丰富工作经验、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工作和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的衡水市疾控中心检验科科长刘炳正与同样参加过抗击非典工作的微生物学教授王冲首先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1月27日凌晨2时左右,检测中心检出我市首例新冠病毒阳性标本。标本需第一时间紧急送往省疾控中心确诊。接到市疾控中心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领导小组电话通知后,刘炳正和王冲二话没说,也顾不得和家人解释,立即赶到单位。在认真做好运送样本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各项防护措施后,他们郑重地从实验人员手中接过装有新冠病毒阳性标本A类标本运输箱,小心翼翼地走下楼,将标本运输箱放置在专用车辆内,快速跟车前往省会石家庄,按时将样本送至省疾控病毒实验室,为下一步确诊病例赢得了宝贵时间,也为上级领导及时应对疫情变化,布置防控措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一次运送之后,防控领导小组再次考虑运送的是高危致病菌毒株样本,危险系数很高,决定采用以老带新的方法,培养运送组的第二梯队队员。这时候,身为女性的刘海燕和于红霞无惧危险,顾不得家中的老人和孩子,纷纷“请战”,主动要求加入小组。其实她们来市疾控中心工作还不到3个月,但是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过硬的业务素质让他们最终如愿以偿地进入了样品运送组。就这样,在刘炳正的带领下,他们四个人成为了与病毒一同出发,奔波在高速路上的病毒“押运者”。


手机不离身、每天24小时待命已经成了他们的常态。只要接到调度信息,无论身在何处,都要第一时间在单位集合,甚至晚上睡觉时都不敢睡太沉,生怕错过重要信息。有时候为了节约更多时间,刘炳正和王冲就干脆直接吃住在单位。


舍弃了春节假期,舍弃了和家人的团圆,他们却义无反顾地要和病毒“亲密”接触。奔波很累,但他们从未互相抱怨,而是互相鼓励,坚定的眼神透露着必胜的信心。“无论有什么困难和危险,作为老防疫人就应该义不容辞承担这个责任,无所畏惧、全力以赴,带领队员为全市防控疫情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刘炳正斩钉截铁地说。


和奋战在最前线的疾控人一样,他们同样是这场抗击疫情“战场”上的主角,同样是在面对危险时仍冲锋在前并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战士”。


记者:田静云 

通讯员:宫建卫

编辑:于雁 赵家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