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多地出现流感样病例上升趋势。根据国家疾控局最新提示,我国冬春季节为流感高发期,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全身酸痛与乏力。疾控专家指出,流感病毒变异频繁,每年流行毒株都可能不同,因此“科学预防、双线并举”成为当前最有效的防控方向。


形势:流感病毒活跃度上升,传播速度快


深圳市卫健委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甲型H3N2病毒是当前主要流行毒株。专家提醒,流感并非普通感冒,其传播力强、起病急、恢复慢,若延误治疗,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疾控机构呼吁公众提前规划预防措施,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更应加强防护。


策略:疫苗接种+药物防护,形成双重屏障


国家疾控局明确指出,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疫苗接种后2~4周即可产生保护性抗体,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并在感染后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专家建议在流感流行高发期前完成接种,“早打早防”是关键。


疾控专家同时强调,疫苗并非唯一防线。药物干预同样重要,尤其对暴露后人群和早期感染者而言,奥司他韦是目前公认的抗流感一线药物。


深圳市卫健委提示,确诊或出现典型症状的患者应在48小时内尽早服用奥司他韦,而有密切接触史的高危人群,可在暴露后48小时内按医嘱使用奥司他韦进行预防。


临床中常用的药物包括:


东阳光蓝盒可威奥司他韦(磷酸奥司他韦胶囊),适用于成人群体;


东阳光可威八个娃娃奥司他韦颗粒,适合儿童使用,溶解性高、口感温和。


专家提醒,药物防护应遵医嘱,不宜自行加量或长期服用。



行动:日常防护细节同样关键


国家疾控局在防护要点中提出,公众应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勤通风,保持环境清洁;


在流感高发期尽量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掩口鼻


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佩戴口罩并及时就医。


深圳卫健委特别提醒,儿童出现高热不退、哭闹、拒食等表现时,应警惕为流感早期征兆,尽早就诊。


共识:防患于未然,才是最好的应对


专家总结认为,今年流感防控的核心在于“两手准备,未病先防”。


一手是疫苗接种,筑牢群体免疫屏障;


一手是药物防护,做到早干预、早治疗。


国家疾控局强调,科学预防是阻断流感传播的根本。完成流感疫苗接种、按医嘱规范使用奥司他韦、坚持良好卫生习惯,三者结合,才能让防护更稳、更有效。


来源:日照新闻网
原标题:流感防控进入关键期:从疫苗到奥司他韦,防线要提前筑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