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不透风的实验室里,有时她一待就是3、4个小时;时常与病毒“亲密”接触,面对一个个“潘多拉魔盒”,稍有不慎随时有被感染的可能……她就是主动要求与病毒近距离“接触”的女“战士”、衡水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组一名普通的检验员——郑立。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斗争中,实验室尽早确诊是关键环节。确定了传染源,以保证患者及时得到医疗救治,也便于其他防控工作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密切接触者,为防控疫情争取宝贵时间。为此,衡水市疾控中心从各专业科室紧急抽调检验人员加入核酸检测实验小组。这是个离病毒最近的岗位,全市的疑似病例及发热患者的样本,都需要经过核酸检测进行确诊。检验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危机重重,稍有不慎就有暴露感染的风险。


作为一名工作26年并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工作的资深老检验员,郑立顾不得早与丈夫说好去沧州过年,也顾不得答应孩子陪她出去旅游,义无反顾地写下了请战书:“在这特殊时期,理应冲在人民所需要的地方,我请愿加入抗击新冠病毒的战斗中去,和全体疾控人一起努力,为我市人民健康,不惜一切,不计报酬,贡献一份力量。”


郑立成为了核酸检测实验组9人中年龄较大的一员,主要负责为武汉返乡人员中出现发热症状患者的样本做病毒核酸检测。“我们接到病人的样本后,必须马上进实验室,没有白天和黑夜之分,24小时轮班工作,尽可能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争取时间。”


因为标本有可能是病毒含量极高的传染源,所以每次进入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P2)前,检验员都需要做好个人三级防护,依次穿戴好帽子、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靴套、手套。由于步骤繁琐,整个过程要花费15分钟左右,“时间就是生命,不允许浪费一秒钟,必须以最快速度穿好,才能多争取点时间。”


进入实验室后,穿着密不通风的防护服,还要在负压环境中至少呆3小时,实在累了只能蹲下身稍作休息。为减少防护服的消耗和穿脱时间,郑立往往大半天都不喝水、不上厕所。由于体力透支,感觉到缺氧、胸闷、头痛和恶心也是经常的事。“这些忍忍就过去了,快速准确地完成检验任务才是最重要的。”郑立说道。


接受样品、样品制备、核酸提取、核酸扩增……工作很枯燥,还可能与存在病毒的样本“作伴”,所以精力必须保持高度集中,由于年龄和身体素质的关系,一次检测下来郑立整个人都筋疲力尽。虽值寒冬,衣服却早已湿透。摘下护目镜时,脸上还清晰地印着护目镜留下的不少勒痕。即使身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即使其他较为年轻的检测员一直让郑立多休息,但是她仍坚持进出实验室,对每天送检的标本进行细心检测。


“这个工作就相当于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出那个隐藏的‘坏人’,在保证时间的同时,还要做到细心和专心,容不得半点马虎。”说话间,郑立的眼神流露出一丝丝的疲倦。


从腊月二十九到记者采访之时,郑立已经连续十几天坚守在岗,实验室每天灯火通明已经成了市疾控中心的“风景”。进实验室之前,对家人充满愧疚和不舍,可是穿上防护服,郑立就是没有后顾之忧的“战士”,只能一路冲锋向前。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斗争”。在它面前,没有性别、年龄之分,有的只是坚守、坚持,服从命令和坚决完成任务。郑立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女战士”,正在与病毒抗争的路上坚定前行。


记者:田静云 


通讯员: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