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科学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升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11月19日,景县龙华镇中心校在龙华镇第二小学组织开展科学教育工作观摩周活动。各小学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小记者等通过“听、看、查、访、评”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检验科学教育实施成效。


活动现场,无人机穿越障碍、气动火箭演示、模型火箭发射等实践竞技项目引人注目;教学楼内,“蝴蝶成虫之路”“植物生长观察”等班级特色项目各具匠心;操场后侧的“开心农场”里,学生们记录作物生长数据,实现劳动与科学有机融合。



小记者们兵分多路,深入各展点采访。在模拟火箭发射环节,一次点火未能成功。参与实验的学生没有慌乱,而是冷静分析原因,判断为燃料加注不足,随即重新加注、再次点火,火箭顺利升空。这一过程被现场师生全程关注,也引来小记者陈柏文的追问:“你们当时紧张吗?怎么想到是燃料的问题?”孩子们的回答朴实而坚定:“做实验就是这样,失败了就找原因,再来一次。”这一幕,正是科学精神最真实的写照——实验的结果未必一帆风顺,但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



在“植物探秘角”,小记者孙怡博在实验桌旁提问:“怎么知道植物是用根吸收水分的?”二年级的张米朵指着染色的白菜叶片解释:“叶子变红了,横切面只有‘小管子’有颜色,老师说那是导管。”当被问到“换成盐水会怎样”时,她眼睛一亮:“我们正准备试呢!科学的问题,总得自己动手找答案。”


忙碌间隙,一位观摩老师笑着问小记者孙怡博:“你为什么想当小记者呀?”他认真回答:“因为我想把同学们做实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并且做小记者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也可以学到更多课本以外的东西。”稚嫩的话语,道出了校园育人的深层价值。



在这里,每个教室有每个教室的特色,每个班级有每个班级的探索:有的聚焦昆虫生命周期,有的记录植物生长,有的研究液压装置的应用……科学的种子,正悄然深植于同学们心中。


龙华镇中心校校长赵立国说,本次观摩既是对各校科学教育常态的全面检验,也是校际互学互鉴的重要平台。以观促改,以观促建,激励各校重视并加强科学教育工作,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景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龙华镇以科学教育观摩推动科学教育落地的做法值得肯定。下一步,将在全县推广“重探究、强实践、显特色”的科学教育模式,持续加强师资培训、资源统筹和机制创新,夯实乡村创新人才培养基础,推动县域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