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整装待发的中欧班列,即将从石家庄国际陆港启程前往莫斯科。余陈军摄


11月19日,一列满载汽车配件等货品的中欧班列,从石家庄国际陆港缓缓驶出。“目前,石家庄国际陆港本年度开行量已超千列,稳居全国中欧班列开行城市第9位、华北首位。”石家庄国际陆港总经理刘金朋说。


“钢铁驼队”让内陆变成了“港口”。今年前10个月,石家庄国际陆港累计运送货物超99000标箱,货重120多万吨,货值105.7亿元人民币,日均到发班列3至4列,去程与回程比例达1∶1.8,实现双向重载、高效运行。


“石家庄国际陆港开行中欧班列后,我们的货物再也不用通过汽车运输到郑州、西安发运了,运输成本大幅降低。”河北坤元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玉芬说,陆港还设有海关监管场所、B型保税物流中心,外贸货物可以选择在本地报关,省去在口岸报关查验的等待时间。


目前,石家庄国际陆港已构建起“四向十口岸”国际物流大通道,开通18条国际运输干线,辐射范围覆盖亚欧大陆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力保障了国际经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借力中欧班列,“河北制造”越走越远,货物清单上的“主角”也在不断变化。“从服装、家具、家电,到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呈现出高端化特点,附加值越来越高。”刘金朋说。


不仅如此,运营模式也在创新,中欧班列成了“来回”都赚钱的生意。中亚地区的粮食、俄罗斯的板材和钾肥……这些回程搭载的产品,在京津冀地区颇受欢迎,有效促进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贸往来与产业互补。


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还带动了产业不断延伸。站在办公楼上眺望,由中欧班列衍生出的临港产业区塔吊林立,建设热火朝天。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石家庄国际陆港累计争取专项债券资金5.38亿元,推进跨境电商交易中心、市政及新型基础设施等项目;成功获得9.58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用于进境粮食高效集疏运等4个关键项目;争取2100万元中央预算内资金完善铁路专用线,园区承载力大幅提升。


临港产业集群的“磁场效应”也日益凸显。截至目前,石家庄国际陆港注册企业超140家。在粮食产业领域,中粮已在陆港开展业务,前10个月累计实现销售量168万吨;中储粮已与陆港达成合作,拟投建35万吨粮食仓储项目。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今年前10个月纯碱周转量112万吨,占全省四分之一,期货交割量全国第一。在现代物流等领域更是多点开花,华北最大汽车分拨基地累计分拨乘用车10.8万辆,中远海运医药物流产业园构建起医药冷链物流基地。


“十五五”期间,石家庄将以建设中欧班列(石家庄)集结中心为核心,在能级提升、产业融合、制度创新、绿色智慧发展上持续发力,将石家庄国际陆港打造成面向全球、服务全国、引领华北的世界级国际铁路枢纽港和现代商贸物流基地。


编辑:李耀荣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今年前十个月,石家庄中欧班列累计运送货物超九万九千标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