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要靠自己,最好的医生也是自己!”11月13日,衡水市人民广场上,74岁的徐艳欣一边带领姐妹们练习瑜伽,一边笑着说出这句“口头禅”。作为“瑜伽奶奶团”的核心成员,她和73岁的郑淑明、70岁的张秀芝等队员,用十多年坚持打破年龄偏见,在户外场地练瑜伽、参加公益演出,活成了市民眼中“最有活力的老年人”。


左一为徐艳欣




晨光中的练习场地,三位老人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只见她们跪坐在各自的瑜伽垫上,先双手合十于胸前缓慢调整呼吸,随后双腿向两侧平稳打开,脚跟贴地,膝盖微压,轻松完成“一字马”坐姿;紧接着,左手轻搭在腿面保持平衡,右手臂缓缓向上伸直,指尖指向天空,腰背挺直,动作虽轻柔却每一步都精准到位。练习间隙,徐艳欣转头提醒郑淑明“肩膀再沉一点”,张秀芝则笑着调整脚尖姿势,三人偶尔对视一笑默契尽在不言中。这一幕,引得不少晨练市民驻足观看,有人拿出手机记录,轻声感慨:“这柔韧性和专注力,比年轻人都出色!”


休息时,徐艳欣擦了擦额头的薄汗,笑容里满是活力。谁能想到,这位如今能轻松完成高难度瑜伽动作的老人,曾是一名脑梗患者,还做过心脏支架手术。时间回到2011年,为帮女儿接送孩子,徐艳欣从农村来到衡水市区,一次偶然的机会走进瑜伽馆,从此与这项运动结下不解之缘。“刚开始连简单的弯腰都费劲,练完浑身酸痛,但想着能让身体好起来,就咬着牙坚持。”徐艳欣说,后来虽因各种原因离开瑜伽馆,却从未放弃练习。在家时,有时间就对着视频琢磨动作细节,天气好时便约上三五名姐妹到公园找块空地拉伸。


现在,“瑜伽奶奶团”已有十余人,队员年龄最小的也年过六旬,常来练习的8位成员更是把“瑜伽课堂”搬到了衡水的各个角落:在人民广场,她们伴着晨光练呼吸;在人民公园的树荫下,她们跟着音乐练体式;在滏阳河岸边,她们用创意造型定格练习瞬间。




队伍里的“逆龄故事”,每个成员都能讲上一段。70岁的张秀芝,练瑜伽前常年驼背,如今腰杆挺得笔直,走路都带着风;73岁的郑淑明曾被背疼困扰,现在不仅疼痛消失,还总打趣说“练完感觉年轻了好几岁”。每天练习时,她们会跟着音乐调整呼吸,从下犬式到扭转体式,再到金鸡独立,动作流畅如行云流水,偶尔还会一起摆出创意造型,欢笑声引得市民频频驻足。


如今,“瑜伽奶奶团”的阿姨们不仅坚持日常练习,还会带着舞韵瑜伽走进公益演出的舞台,用灵动的身姿告诉更多人:年龄只是个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