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假期中的她们》的镜头扫过汕尾的金色沙滩与老城街巷,姐姐们手中的海鲜粿条汤、桌边的生腌拼盘瞬间勾起全网馋虫。#被姐姐们种草汕尾#话题阅读量突破1625万,这座山海之城的美味密码正等待解锁。东鹏补水啦作为综艺赞助方,不仅为姐姐们的非遗之旅注入活力,更邀你循着烟火气,开启一场“鲜掉眉毛”的汕尾美食探寻——毕竟在这座“天下海鲜 汕尾领先”的城市里,每一口滋味都藏着靠海吃海的鲜甜与市井生活的温情。


海之珍馐:刚靠岸的“鲜味王牌”


汕尾人说“海鲜要鲜,离水时限以分钟计”,2.39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域与455公里黄金海岸线,孕育出南海渔场的丰饶馈赠。这里的海鲜从渔船到餐桌不过数小时,猛火快炒间便能激发出最本真的滋味,这正是“天下海鲜 汕尾领先”的底气所在。


1. 晨州蚝:地理标志的“蚝中极品”


在汕尾海鲜的“荣誉榜”上,晨州蚝绝对占据C位。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晨州村的生蚝生长在珠江口咸淡水交汇处,涨潮时涌入的海水带来丰富养分,退潮后留存的淡水中和了咸涩,独特环境让蚝肉呈现温润的奶白色,入口“酥甜无粕”,完全没有海产的腥味。当地渔民最推崇“清蒸”吃法,将带壳生蚝放在竹篾上隔水蒸,待蚝肉微微鼓起、汁水渗出便关火,淋上少许鱼露,蚝肉的鲜甜在舌尖化开,连汤汁都要一饮而尽。若是赶上年夜饭,炭烤晨州蚝更是必不可少,焦香的外壳包裹着嫩滑的蚝肉,一口下去既有烟火气又有海的馈赠。


 


晨州蚝(图片来源:汕尾日报)


2. 汕尾紫海胆:“海味黄金”的双重吃法


捷胜镇至红海湾遮浪街道的洁净海域,是紫海胆的“快乐老家”。这种外壳呈深紫色的海产,因常年以优质藻类为食,肉质绵密醇厚,咬下去带着自然的回甘,被誉为“海味黄金”。汕尾人把海胆的鲜美玩出了花样:海胆炒饭是必点招牌,颗粒分明的五常米与新鲜海胆一同翻炒,瑶柱的咸香与葱花的清新加持,每一粒米都裹着金灿灿的海胆膏,嚼起来鲜香四溢;老人小孩偏爱的海胆蒸蛋,则将海胆碎均匀铺在蛋液中,蒸至嫩滑如布丁,海胆的鲜与鸡蛋的香完美融合,勺子一挖便“duang”出汁水,入口即化。


 


海胆蒸蛋(图片来源:汕尾日报)


3. 海鲡鱼:“一鱼十吃”的“全能鲜鱼”


作为汕尾海水养殖的“后起之秀”,海鲡鱼凭着紧实少刺、高蛋白的特质,成为家家户户的餐桌常客。汕尾人对它的喜爱,体现在“一鱼十吃”的花样做法里:刺身切片最显本味,蘸上芥末酱油,鱼肉的弹嫩在舌尖跳跃;香煎鱼块则要煎到外皮金黄,焦香的口感与内里的鲜嫩形成反差;拆肉熬成的鱼粥绵滑细腻,撒上芹菜粒和胡椒粉,暖身又暖胃;就连鱼皮都不浪费,凉拌后爽脆可口,成为下酒好菜。这种从鱼头到鱼尾都被“物尽其用”的吃法,藏着汕尾人对食材的敬畏与智慧。


 


海鲡鱼刺身(图片来源于网络)


4. 马鲛鱼:渔家人的“四季鲜储”


马鲛鱼是汕尾渔船上的“老伙计”,每到鱼汛季节,渔民们便会将新鲜马鲛鱼切块,用海盐腌制后晒干,制成“马鲛鱼脯”,成为四季都能享用的美味。新鲜马鲛鱼最适合香煎,鱼皮煎至微焦,鱼肉却依旧鲜嫩,搭配白粥便是经典的渔家早餐;而马鲛鱼丸则是另一重惊喜,将鱼肉反复捶打至起胶,加入少许淀粉和姜末,煮好的鱼丸Q弹紧实,咬开能看到细密的纤维,无论是煮汤还是打火锅,都能释放出浓郁的鲜味。


5. 生腌:“生吃大海”的鲜爽勇气


生腌是汕尾人对海鲜鲜度极致自信的体现,被誉为“生吃大海”的勇气之选。其灵魂在于食材的绝对新鲜,仅选用刚上岸的活虾、肥蟹、皮皮虾、花甲、血蚶等,洗净处理后,用本地酿造的酱油为底,加入陈醋、蒜末、小米辣、香菜、白糖等调料调配成卤汁,将海鲜浸没其中冷藏腌制数小时。待海鲜吸饱醇厚的酱汁,肉质变得愈发紧实弹牙,入口先是酱油的咸香,随即涌出海鲜的本鲜,辣意与回甘在舌尖层层递进,鲜而不腥、辣而不燥。在汕尾人的餐桌上,一碗生腌配白粥,既是家常便饭的温暖,也是招待宾客的诚意,更是品味大海馈赠的直接方式。


 

生腌(图片来源网络)


市井烟火:老城巷尾的“风味密码”


前不久汕尾凭浓郁市井气入选“烟火城市榜”前十,若说海鲜是硬实力,街头小吃便是这座城的“软实力”。从二马路清晨的粿条汤香气,到深夜三马路的炭烤声,每一种小吃都藏着老汕尾的生活哲学,连明星都要循着香气来打卡。


1. 海鲜粿条汤:汕尾人的“清晨唤醒码”


在汕尾,叫醒清晨的不是闹钟,而是粿条汤的香气。老摊主们天不亮就熬起猪骨汤,筒骨慢炖出味,再加入虾壳、蟹壳吊鲜,汤色清亮却滋味醇厚。Q弹的粿条在沸汤中烫至断生即捞出,“码”上现剥的鲜虾、弹牙的鱼丸、吐净沙的花甲,再撒上葱花和芹菜粒,汤头鲜甜清润,粿条吸满汤汁,一口下去满是大海的馈赠。街头巷尾的粿条汤摊前,常有食客捧着碗站着吃,这份“粿条要热,鲜要及时”的讲究,正是汕尾人刻在骨子里的饮食态度。


 


海鲜粿条汤(图片来源:汕尾日报)


2. 菜茶:“不是茶的茶”藏山海豪情


菜茶是汕尾人独具特色的待客之选,尤其正月初七“吃七样菜茶”的习俗,承载着祈福纳祥的寓意。这道“不是茶的茶”,做法堪称“食材大团圆”:先将菠菜、荷兰豆、鱿鱼干、虾米、瑶柱等十几种食材分别炒熟,再用猪骨汤或油茶冲泡,最后撒上酥脆的炒米、花生和芝麻。舀一勺入口,蔬菜的清爽、海鲜的鲜香、炒米的酥脆在口中交织,口感丰富到层次分明。在老城区的茶铺里,长辈会教你“边泡边吃”,随着汤汁的浸润,每一口都有新的滋味,这正是山海之城的包容与豪情。


 


菜茶(图片来源:汕尾日报)


3. 蚝烙:街头巷尾的“鲜味担当”


“铁板滋滋响,蚝香飘三条巷”,蚝烙是汕尾人从小吃到大的街头记忆。选用当天现捞的小蚝,裹上细腻的地瓜粉浆,打入本地土鸡蛋拌匀,在烧热的铁板上用猪油煎至金黄。经验丰富的摊主总能掌握好火候,让蚝烙外皮酥脆、内里软嫩,咬开就能吃到完整的鲜甜蚝肉。吃蚝烙一定要蘸鱼露或本地辣椒酱,咸香交织的滋味让人停不下筷。老字号摊位前,常有祖孙俩同来,这道承载着时代记忆的小吃,早已成为联结乡愁的美味纽带。


 


蚝烙(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4. 鲜切牛肉:现宰现吃的“弹嫩暴击”


除了海鲜,汕尾的牛肉也藏着惊喜。当地牛肉餐饮商家多坚持“现宰现切”,确保肉质新鲜。不同部位的牛肉各有风味,雪花牛肉纹理清晰,在牛骨汤底中涮至变色即可食用,入口软嫩多汁;吊龙和五花趾则带着嚼劲,蘸上沙茶酱,牛肉的鲜香被彻底激发。老食客都知道“隐藏吃法”:先喝一碗醇厚的牛骨汤暖胃,加入牛肉丸煮制,丸子Q弹紧实,与汤底滋味完美融合,再撒上芹菜粒和炸蒜,这便是汕尾人“大口吃肉”的快乐。


甜润收尾:藏在烟火气中的“温情”


汕尾的美味从不止于咸鲜,老城巷尾的甜汤摊,藏着抚慰人心的温柔滋味。无论是餐后解腻,还是深夜暖胃,一碗甜汤便能扫去所有疲惫。


1. 姜薯糖水:秋冬必备的“暖身甜”


姜薯是汕尾特有的食材,外形像山药,去皮后呈乳白色,煮熟后会变得透明软糯。姜薯糖水的做法简单却讲究:生姜切丝炒出香气,加入红糖煮化,再放入切好的姜薯块,煮至姜薯变软、汤汁浓稠即可。秋冬时节喝上一碗,姜的微辣与红糖的甜暖交织,姜薯入口即化,既驱寒又滋补,是女生的“养生神器”。


2. 遮浪马仔:甜而不腻的“童年记忆”


遮浪马仔是汕尾特色糕点,口感酥脆蓬松。选用精制面粉发酵后油炸,再用麦芽糖黏合,撒上芝麻和花生碎,咬下去“咔嚓”作响,甜而不腻。在汕尾,马仔不仅是日常零食,还是婚庆喜礼的常见选择,蕴含着“甜甜蜜蜜”的美好寓意。许多传统糕点铺会将马仔切成小块,方便携带,搭配功夫茶食用,是颇具地域特色的午后茶点。


收藏版!汕尾美食打卡地图


【海边海鲜区】


核心区域:海滨大道、通航路、晨州村、红海湾遮浪街道


必吃清单:清蒸晨州蚝、紫海胆炒饭/蒸蛋、香煎海鲡鱼、白灼马鲛鱼、生腌膏蟹


【老城区小吃区】


核心区域:二马路、三马路、翠园街、新城路二街


必吃清单:海鲜粿条汤、菜茶、蚝烙、咸甜薄饼、牛肉火锅、牛杂粿条


Tips:老店接待能力有限,建议错峰前往,二马路夜市晚间人气较高


结语:


从清晨的粿条汤到深夜的海鲜大排档,汕尾的美味需要慢慢探寻。游玩途中,别忘了带上东鹏补水啦,及时补充水分与活力,才能元气满满地吃透每一种滋味。《假期中的她们》让汕尾的非遗与美景被更多人看见,而东鹏补水啦则希望陪你发现这座城的烟火本质——美食从来不是简单的果腹,更是海的馈赠、匠人的坚守,以及藏在街巷里的生活温度。现在就收好这份攻略,带上东鹏补水啦出发吧!

 

来源:今日湖北
原标题:打卡“假期中的她们”同款汕尾滋味,东鹏补水啦陪你吃透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