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武邑等区域受持续降雨影响,土壤墒情过多导致部分玉米出现渍涝坏死,给秋收秋种带来严峻挑战。武邑联社立足农村金融主力军定位,以“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为抓手,精准对接农业生产需求,通过资金倾斜、产品创新、服务升级,为秋粮抢收、秋后补种及农业生产恢复注入金融动能。截至9月末,累计投放秋收秋种及灾后复产贷款637笔、7017万元,涉农贷款余额达407902万元,较年初增加32580万元。


以“一池两新万企”为依托,筑牢救灾助农组织根基。武邑联社迅速将秋收秋种及灾后帮扶纳入重点任务。一方面,通过三级联动走访机制,班子成员带队对接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等部门,获取种养殖大户清单299户,组织客户经理深入524个行政村开展“地毯式”摸排,重点核查玉米渍涝地块农户的农机租赁、籽粒烘干及小麦备种资金需求,累计收集融资需求24000万元;同时,将57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受灾重点农户帮扶任务分解至25个营业网点,形成“全员参与、责任到人”的工作格局。


靶向施策破难题,构建全链条金融支撑体系。针对玉米受灾后农户“救急钱”需求迫切的情况,设立“一池两新万企”行动2000万秋收专项资金,对受灾农户执行利率优惠政策,切实降低融资成本;针对秋收秋种期间资金投入大、贷款需求旺盛等特点,因地制宜推出了“商户贷”、“开发区贷”、“富柜贷”、“首户易贷”、“科创易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提高农户信贷获得性,有效满足了县域农户购买种子、收粮、农用机等资金需求;同时依托“惠 农快贷”线上产品办贷优势,开通绿色服务通道,实现了农户贷款“申请、审批、放款”全流程线上办理,满足“三秋”生产多元化融资需求,平均办理时长压缩至2小时,让农资商户实现“无忧备货”。


深化服务显担当,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持续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对502个行政村开展“背靠背”评议,新增12个信用村;建立灾后服务回访机制,班子成员累计下乡督导调研28次,及时调整信贷策略,确保金融服务精准匹配秋收秋种各环节需求;发挥“一池两新万企”行动宣传优势,通过乡村大喇叭循环播报信贷政策,组织25个网点员工携带宣传折页深入田间地头,用“乡音”讲解贷款申请流程及防诈骗知识。借助微信群推送“玉米渍涝灾后复产贷款指南”,联合县农业农村局举办银企座谈会,现场为18家种养殖大户达成授信意向860万元,实现金融服务与农时需求同频共振。


通讯员:杨昊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