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衡水市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情况”新闻发布会,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章良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衡水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质量工作的决策部署,以贯彻落实《河北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河北省质量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和《衡水市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意见》为主线,加强质量强企、质量强链、质量强县,狠抓质量工作实施,始终坚持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公共管理、文化“六大质量”一起抓,标准、设计、质量、品牌、信誉“五位一体”齐推动,深入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实施,推动质量强市建设再上新台阶。
孙章良介绍,我市率先在全省实现6个产业集群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全覆盖,故城、冀州、安平3个省级产业链供应链试点质量全面提升,河北养元、冀州中意、衡水老白干等9家企业入选河北省质量强省领军企业培育名单,全市主持参与制修订各类标准,标准引领作用明显,培育“衡水优品”县域公共品牌,打造质量强企衡水名片。
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加快质量强市建设。一年来新增聘任633名首席质量官,全市共聘任首席质量官1944名。河北豪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三领四有五抓”模式创新质量管理升级和衡水德隆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SBC星链”服务模式打造国家级品牌,入选河北省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良好实践案例。河北衡水老白干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冀州中意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入选河北省质量强省建设领军企业培育名单。安平县入选国家级质量强县培育城市建设名单。河北华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科技创新推动企业高速发展》入选2025年河北省企业典型创新案例。
强化品牌赋能建设,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品牌培育建设,赋能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以“衡水优品”为核心,打造独具特色的县域公共品牌,首批打造“安网”“虎牌”“景橡管汇”“冀州辅具”“众驶”等县域公共品牌,持续推动我市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加强品牌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深入推进“助企引智”,用“外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精准摸排企业引智需求,充分发挥市科学技术局、市商务局等部门职能优势和第三方机构作用,截至目前共帮助68家企业引进71名外籍专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期支撑。三是标杆示范赋能,营造质量发展良好氛围,培育2家组织、2名个人申报第十三届河北省政府质量奖,组织开展第十届衡水市政府质量奖申报评选工作,其中43家组织、30名个人积极申报第十届衡水市政府质量奖。
强化标准引领,筑牢质量发展根基。一是以改革引领标准升级,按照“梳理已有、清理废止、转化提升、优化程序”四步走策略,积极推动地方标准改革制度落地落实,省、市地标分别压减29项和89项,压减率均超出目标任务13个百分点,加强对部分技术先进标准的转化提升,助力地方标准转化为团体标准3项。二是以标准制修订带动企业提质,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98项、行业标准37项、省级地方标准12项、市级地方标准71项,获批省级企业标准“领跑者”4项。三是以标准化示范试点建设树立行业标杆,衡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智能轨道交通装备系列技术标准创新族项目获批河北省第四批系列技术标准创新族项目。河北省家政物业服务标准化试点和玫瑰花生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河北衡水饶阳县人民医院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化试点等5个项目均已完成建设总结和项目自评。
孙章良表示,接下来,我市将以“质量月”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入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实施,深化质量考核机制,始终秉持“质量为先”的发展理念,筑牢质量安全底线,完善质量提升机制,切实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于产业转型、城市建设、民生服务等各领域和全流程,全力构建政府主导质量、企业深耕质量、社会推崇质量、人人参与质量的良好生态。携手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