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漫过衡水湖的堤岸,53岁的郭涛和跑友们已经踏上了环湖跑道。他的脚步比往年更添了几分郑重——2025衡水湖马拉松赛由中国工商银行衡水分行总冠名。身为分行运行管理部经理,这位老工行人心里揣着个念想:“自家冠名的赛事,咱得跑出工行人的精气神。”
郭涛脚下的步频里,藏着十年光阴的故事。从2016年因“头脑一热”报名参加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到如今累计24000公里的跑量、全马2小时58分的个人最佳成绩,奔跑早和他的工作、生活拧成了一股绳。
“第一次站在起点,我跟没头苍蝇似的。”郭涛笑着揉了揉膝盖,那年看到赛事消息时,他刚过43岁,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报了名。没系统训练过,不懂什么是配速,全程靠“硬扛”跑了下来。跑到30公里时腿像灌了铅,可看着身边人往前冲,他咬着牙挪,最终以4小时50分钟撞线。“冲过终点的那一刻,脑子里嗡嗡的,只记得掠过湖面的微风迎面吹来,特清爽。”
那之后,奔跑成了郭涛雷打不动的习惯。从最初月跑100公里到如今300公里,衡水的大街小巷都留下他跑过的印记:清晨跑过育才大街,能听见早点摊的油锅“滋啦”的响声,油条的香味顺着风飘过来;傍晚绕着衡水湖跑,看夕阳把湖面染成金绸缎,一天的累顺着汗珠子淌出去,浑身松快。多年的锻炼,他和跑友们摸索出科学的训练方法,成绩也稳步提升,半马1小时24分、全马破3小时的成绩,成了他“用脚步熬出来的勋章”。
这十年,郭涛跑了大大小小50多场赛事,成了“周末特种兵”:周六赶高铁赴赛场,周日比完赛连夜坐高铁返程,周一准点出现在岗位上。“累吗?”“咋不累!”他抹了把额头的汗,“可冲过终点再回办公室,看那些报表、流程,反倒觉得脑子更清醒,跑步练的韧劲,正合职场用。”
郭涛总说,跑步和工作像孪生兄弟。“跑步得调整呼吸、保持节奏,工作遇着压力,我也学着分解目标:先啃下这个流程优化,再捋顺那个系统测试,一步步来。”每天睡前十分钟,他总坐在书桌前复盘:今天的流程优化卡在哪步?明天得跟同事对接哪些细节?“就像跑步后拉伸,得把当天的事捋顺了,才好接着往前跑。”这些年他坚持读专业书、记工作心得,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他说,跑步不能临时抱佛脚,工作也一样,日常攒“体能”,关键时候才顶用。
“跑马拉松最大的挑战是熬过极限期,但挺过去就知道,坚持本身就是收获。”郭涛擦了擦汗,望向不远处波光粼粼的衡水湖。9月21日,他将和2万名跑友再次站在这里,脚下是熟悉的跑道,身后是十年的坚守。无论是奔跑还是工作,他都信一句话:真正的前行,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步一步,把热爱跑成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