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郝东伟)近日,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应对洪涝灾害影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若干措施》,从监测帮扶、民生保障、产业就业支持等多方面发力,指导和支持受灾脱贫地区应对灾情,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上,若干措施明确按“早宽简实”要求,对因灾出现住房倒塌、饮水安全无保障等“五必纳”情形的农户,及时识别为监测对象,做到应纳尽纳。对急需帮扶的农户开通“绿色通道”,可先落实帮扶措施再补手续,并按“三优先”原则,优先解决其“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支持生产就业、拓宽增收渠道。


在“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方面,教育帮扶启动临时救助,高校简化流程发放补助,对困难学生开通入学“绿色通道”。组建临时医疗点和巡回医疗队,防范灾后疫病,将因灾新增监测对象及时纳入医疗救助。住房安全方面,全面排查鉴定受灾农房,通过危房改造、农房保险理赔等保障群众住房。饮水安全则按需启动应急供水预案,优先支持受灾脱贫村供水设施恢复重建。


产业恢复与就业帮扶同步推进。对因灾受损的帮扶产业项目分类处置,优先修复联农带农效果好的项目,新增项目压缩审批流程入库。鼓励出台产业以奖代补措施,支持受灾脱贫人口生产自救,帮助受损帮扶企业恢复生产。就业帮扶针对零就业家庭、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开展“一对一”援助,开发3000个临时性公益岗位,推广以工代赈吸纳受灾群众就业,对受灾困难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


此外,若干措施明确,倾斜支持易地搬迁安置区恢复重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优先安排资金支持受灾脱贫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化衔接资金使用,可用于小型公益性生活设施建设维护等。省级统筹资金支持受灾地区救灾和重建,2026年省以上衔接资金分配将向受灾地区倾斜。同时要求各地各部门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政策、资金、项目向受灾脱贫地区和重点群体倾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河北多举措支持受灾脱贫地区应对洪涝灾害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