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唐山市借助丰沛的海风资源,持续推进海上风电场建设,叠加雄厚钢铁产业基础和深水大港的运输优势,当地海上风电产业正从单点项目突破,向全链协同发展迈进。
在位于唐山京唐港与曹妃甸港之间海域的河北建投菩提岛风电场,一座座白色的风电机组矗立在蔚蓝的海面,巨大的叶片徐徐转动,不断地将风能转化成电能。
本台记者 曹慕凡:
现在我就来到了这台风机的正下方,在这么近的距离我们更加能够感受到它的庞大,从海平面算起,到风机轮毂中心的高度是90米,大约是53个我这么高。它的叶轮直径为130米,这也让它的扫风面积达到了大约1.32万平方米。
菩提岛风电场总装机容量300兆瓦,共安装75台4兆瓦风电机组。那海上发出的电是如何源源不断输送到陆地上的呢?
河北建投海上风电有限公司生产发电部经理 吴伟强:
这个位置是我们的海上升压平台,它的功能就是把所有风机送出来的电就地升压到220千伏,升到220千伏以后通过海缆送到陆上,陆上变电站再直接送到电网。
菩提岛风电场年设计发电量约7亿千瓦时,可以满足约28万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7万吨。而支撑这一串串数字的,正是当地丰富的海上风能资源。
河北建投海上风电有限公司生产发电部经理 吴伟强:
每年四五月份风速最高,发电量也最大,如果是在额定功率情况下,我们风电场每天的理论发电量能发到720万千瓦时,也就是720万度电。
根据《唐山市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22-2035年)》,到2035年,唐山将累计新开工建设海上风电项目7-9个,装机容量1300万千瓦以上。依托优越的风电资源和颇具潜力的下游应用市场,唐山吸引了一批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企业集聚落户,远景能源就是其中一家。
远景能源唐山市投资总监 申斌宇:
我们在唐山乐亭落地的是一个,海上大兆瓦风机装备制造基地,主要用于生产海上的风机以及轮毂,海上风机的话是10兆瓦到20兆瓦,市面上主流的风机我们都可以生产,设计的制造的能力是生产陆上风机大概是年产500套,海上风机的话年产120套左右。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风电装备制造是"吃钢"产业,而唐山的优质钢铁产业链恰好能精准匹配这一需求。同时,唐山的深水大港也能够有效解决超大风电构件的运输难题,提高运输效率。这些也成为了企业选择落户唐山的重要原因。
远景能源唐山市投资总监 申斌宇:
(风机)因为它的运输非常不方便,运输难度非常大,越靠近海边越好,唐山港在全球的吞吐量也是第二名,它的交通也比较便利。
海上风电一台风机往往拥有上万个零部件,是典型的链条式产业。延伸产业链上下游,唐山市全力推进海上风电产业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发展,加快构建"风光水火储氢氨"多能互补的新能源格局。目前,当地已与大金重工、明阳集团等十余家风电开发头部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投资额超300亿元。从一片风电场到一条产业链,唐山正以能源转型逐"绿",为经济发展持续添"新"。
编辑:李耀荣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原标题:【活力中国调研行·河北篇】唐山:从一片风电场到一条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