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平农商银行始终围绕省联社和省联社衡水审计中心年度工作会议部署,纵深推进“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以普惠金融为笔,深耕地方经济沃土,精准滴灌小微企业,书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截至2025年7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89户,917771万元,较年初增加16223万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211户,282745万元;涉农贷款745856万元,较年初增加8725万元。


立足乡村振兴,做实普惠金融建设。一是扎根农村,动态追踪。安平农商银行发挥网点众多、分布广泛的有利条件,密切村集体、乡镇政府等基层组织的沟通对接,实时掌握农户、小微企业等客群经营情况,持续跟进金融需求,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并给与支持帮助,助力客群服务更高效。同时发挥好农村金融专员宣传效能,将业务拓展与宣传走访延伸相结合,常态化做好政策宣讲、产品推介、金融知识下乡等营销推广工作,将金融服务触角延伸至乡村“最后一公里”;二是纵横延伸,覆盖全面。对照目标企业清单,组建金融服务小队,深入农村、社区和企业,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行动,挖掘需求,做好调研,全面构建立体化网格化管理,实现区域全覆盖。截至目前,累计走访小微企业21405户,发放贷款金额137866万元;三是夯实服务,提质增效。针对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绿色贷款等特色信贷产品开设“绿色通道”,精简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确保信贷服务方便快捷,实现整体效率稳步提升。


坚持支农支小,夯实信用工程建设。将新“双基”共建与新“三信”创建深度融合,共同推进信贷增长和乡村发展。一方面以新“双基”共建为基础,推进城乡信用环境建设。根据重要客群特点和需求要点,以“整村授信”“整企授信”为重要抓手,扎实完成好小微企业信息建档与信用评定工作,逐步推进信用微企、信用园区、信用村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新“双基”信用微企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信用村建设;另一方面以新“三信”工程建设为切入点,推进“背靠背”评议工作。依托村“两委”、党员干部等建立评议小组,为客户进行分层管理与精准画像,有效破解信息不对称等信贷难题,切实提高信贷决策效率。截至目前,“背靠背”评议工作已完成行政村评议数量196个、信用村评议数量43个。


聚焦综合营销,完善金融场景建设。一是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便民店、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流动金融服务站建设,整合支付结算、信贷咨询等多元金融服务,打造“家门口”的金融服务平台,让农村居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全行共建设17家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79家流动金融服务站及45家金融便民店,基本实现县域全面覆盖;二是结合“一池两新万企”行动,做好“贷款+存款+中间业务”联动营销,推进社保卡换发、电子银行业务、聚合支付等场景化运营,通过“一揽子”营销与客户深度绑定,提高客户黏性。截至目前,手机银行活跃23618户、支付绑卡新增9325户、聚合商户新增983户、社保卡新增3925户。三是助力搭建智慧校园场景,为学校提供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已成功完成与安平中学、安平职中的“一卡通”场景搭建,学生家长通过“河北农信手机银行”即可实现实时线上充值、瞬间到账,方便了学生校内用餐。


通讯员:杨陈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