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青新闻网讯(记者张蕾 通讯员王铁军、马晓辉)记者从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由河北省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动物园合作开展的青头潜鸭人工繁育与野化放归研究项目于近日取得阶段性成果,成功建立世界首个稳定的青头潜鸭自然繁育种群,并将为全球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同时,阶段性成果监测数据还将为全球青头潜鸭保护提供首个系统性的“中国方案”。


  2022年,河北省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动物园就青头潜鸭就地保护研究开展合作。2024年4月28日,从北京动物园青头潜鸭人工种群转运来9只成鸟(5雌4雄),在衡水湖建立了全球唯一一座青头潜鸭人工繁育与野化放归研究基地,用于物种保护创新实践。基地严格参照野生青头潜鸭栖息地选择特征,模拟自然湿地植被结构、水域环境及食物链特征,并设立野化训练网笼,为人工繁育个体提供科学野化训练环境。


  经过两个完整繁殖期,2024年放置的9只青头潜鸭成鸟当年就已自然繁育出第一代雏鸟共13只,今年6月开始,自然繁育成功第二代雏鸟,目前正在健康成长,这也表明该项目已成功建立稳定的自然繁育种群。它不仅实现了青头潜鸭繁殖数量的重大突破,而且为开展后续研究积累了涵盖繁殖习性、栖息地需求的宝贵实践数据,更为青头潜鸭保护研究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代青头潜鸭雏鸟在湖中荷叶上栖息(监测视频截图)     


  河北省衡水湖面积为75平方公里,是华北平原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林地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重要驿站。每年都有稳定的候鸟种群在衡水湖繁殖、越冬、迁徙停歇,因此,这里也成为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在全球范围内的核心繁殖地与越冬地之一。

来源:河青新闻网
原标题:世界首个稳定的青头潜鸭自然繁育种群在衡水湖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