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群众的衣食冷暖牵动人心。今年以来,衡水市冀州区冀州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探索开展综合救助改革试点工作,初步构建了“物质帮扶+生活服务+精神关爱+能力提升”的多维救助体系,积极为困难群众提供主动、精准、高效、温暖的社会救助,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兜底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社会救助关乎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也关乎促进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近年来,随着社会救助工作的深入开展,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在照料服务、精神慰藉、社会融入、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凸显。更好地满足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要不断创新社会救助方式,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让社会救助更多元、更精准。
多元是社会救助的发展趋势,精准是提升社会救助效果的关键。过去,社会救助多停留在“给钱给物”的传统模式,虽能解决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却难以精准回应其差异化、个性化需求。针对困难群众的不同难处和需求,开展精准帮扶,才能将救助资源真正用在刀刃上,提升社会救助的实效性。冀州镇通过开展需求摸底排查,对接卫生、人社、住建等部门资源,在发放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的基础上,打造了爱心理发室、健康理疗室、“冀”暖人心洗衣房等,并分类施策开展了房屋修缮、卫生打扫、健康检查、就业帮扶等不同形式的社会救助,将帮扶帮到了困难群众的心坎上。
扶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现弱有所扶,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让我们不断深化改革,统筹衔接救助资源,聚焦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创新救助方式,提升救助效果,真正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让社会更加温暖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