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2025年国际家庭日主题宣传活动暨全省托育服务宣传月启动仪式在石家庄市举行。


“我家宝宝1岁半,现在报托班会不会对他心理有影响?”“我家宝宝22个月了,还不会喊‘爸爸妈妈’,正常吗?”……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家长前来咨询。活动期间,石家庄市还向群众发放了免费托育服务体验券,鼓励家长带孩子到托育机构进行免费体验。


今年5月15日至6月15日是托育服务宣传月,主题为“普惠托育 科学育儿”。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是题中应有之义。


目前,全省已建成一批设施完备、服务优质的普惠托育机构。从各地实践来看,社区嵌入式托育机构坚持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协同相结合的运行模式,更利于满足居民托育服务需求。


作为一家社区嵌入式托育园,石家庄市桥西区普惠托育园在政府支持下,享受到场地租金减免等政策,降低了运营成本。该托育园负责人董慧介绍,托育园可提供托位45个,设有乳儿班1个、托小班1个、托大班1个。政策补贴后,每月托费不到2000元。


衡水市桃城区社区“娃娃屋”是该市第一家社区临时托育点,面向辖区内1至3岁的幼儿家庭开放,提供免费临时托、计时托以及亲子活动、科学育儿指导等集中照护服务。目前,社区“娃娃屋”每天共设置早、中、晚三个照护时段,每个时间段最多容纳30位宝宝。


年轻父母希望孩子能得到科学养育,医育结合是提升托育服务质量、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关键举措。


就此,各地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邢台市推动医疗服务与托育服务融合发展,遴选妇幼保健、儿科、婴幼儿教育等多领域专家成立托育服务专家组,依托该市20个县(市、区)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开展医育结合签约工作,为婴幼儿建立健康档案,提供生长评估、预防接种、生长发育监测、膳食营养分析等服务。


推动“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迈进,发展托幼一体化既可以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又能破解托育服务发展中的政策落地难、人才短缺等问题。


去年以来,省直6所幼儿园相继开展托育服务。今年,省直幼教中心将继续扩大托育服务范围,在6所幼儿园开设托育班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省直幼教托幼一体化服务全覆盖。


在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中,用人单位提供托育服务是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全国总工会、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通知,公布2024年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石家庄市第四医院、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深州市医院等8家单位入选。


根据全国托育服务质量提升行动(2025—2027年)的安排,到2027年底,托育服务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托育服务机构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托育服务机构备案率明显提高,医育结合深度推进,托育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在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上持续发力,从托得起到托得好,我省托育服务正从普惠托育向优服务升级。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从托得起到托得好,河北托育服务向优服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