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建信信托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年报披露,截至2024年末,公司信托资产规模为1.47万亿元。


据悉,2024年公司家族财富管理规模中,仅家族信托管理规模就达1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1%,持续保持行业领先。而股权家族信托则是一大亮点业务。在探索实践股权资产传承解决方案的七年间,公司通过股权家族信托服务了制造业、粮油食品、贸易、珠宝、母婴健康、传媒、物流、酒店运营等几十个行业,助力企业健康传承、稳健发展。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股权家族信托是发挥信托制度优势,以差异化服务体现信托业价值,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非常重要的一项探索。


金融监管以及相关主管部门对于股权家族信托给予了大力支持。4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做好股权信托财产登记工作的通知(试行)》(以下简称通知),该项政策是北京市在股权财产信托登记上的一大步,具有里程碑意义,也令信托行业为之振奋。


建信信托财富管理业务部总经理闫晓飞表示,股权信托登记问题困扰行业已久,该通知的发布,使得非货币资产置入信托更加便利,未来信托持有股权的可选架构更加多元化,同时强化了家族信托层面的治理功能;此外,信托登记发挥了有力的对第三人的公示作用,信托公司声誉风险在得到有效防范的同时,将更加有意愿和积极性去帮助企业家进行股权资产的传承。


构建服务民营企业的独特视角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是中央长期的工作重点。近期,政策层面接二连三发布了相关利好消息以及落实措施。对于信托业而言,发挥牌照优势推动民营企业发展责无旁贷。建信信托作为建设银行投资控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帮助民营企业家“守富传富”的探索中打造出值得推而广之的实践样本——股权家族信托。


企业股权是民营企业家最为核心的财富,未来面临股权资产传承问题的民营企业不在少数。建信信托在长期服务民营企业过程中发现,许多企业家已经意识到,居安思危是一种对自己、对企业、对继承人负责的态度。合理规划和安排股权家族信托,有助于企业股权平稳传承、家族企业基业长青。


建信信托与金杜律师事务所曾于2023年联合发布《中国家族财富可持续发展报告》,聚焦股权家族信托的现状与发展命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探讨,并在业内引发很大反响。闫晓飞表示,股权家族信托的运用可为企业家提供合法资产保护和有序传承、股权集中管理、风险隔离、企业家精神传承、履行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的解决方案。


对此,金杜律师事务所家族财富安全与传承业务板块牵头合伙人王晖深有体会:“家族企业股权是业内公认的最难传承的财富。股权家族信托承担着传承家族财富、助力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此次北京试行股权信托财产登记,强化了企业股权作为家族信托财产的公示效力,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股权家族信托在民营企业传承中的应用,是家族信托财产登记制度在中国全面落地前的有益探索。”


企业长远发展的稳定器


民营企业传承过程中,伴随着家庭成员数量的增加,企业的股权势必会逐渐分散。一旦参与企业经营的家族成员理念不合,就容易使得企业陷入僵局,最终因控制权不稳定导致企业衰落。


股权家族信托则可以有效避免这种不利情况发生。京都律师事务所金融法高级顾问柏高原表示:“通过家族信托持有企业股权,可将家族企业的控制权与管理权、收益权相分离,实现企业控制权、表决权的集中稳定。”而对于经营权的归属,他建议:“信托工具在集中持有股权的同时,可让家族通过‘选贤任能’推举出家族代表来管理经营企业。”


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祥认为,在信托紧锁家族企业股权的同时,企业主也可建立有弹性的企业管控机制,在继承人年幼或因故无法接管企业时,安排专业的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确保家族事业平稳过渡,实现家族企业的永续经营,而企业收益权则由作为家族信托受益人的家族成员享有。


隔离家族风险的防火墙


家族信托将企业所有权、经营权与收益权有效分离后,企业经营将与未来家族成员面临的风险实现隔离。即便家族成员发生婚姻、债务或人身意外风险,都将不会影响企业经营与企业市值的稳定性。应该讲,家族信托在委托人的个人资产与信托财产之间构建起一道安全防火墙。


究其法理,柏高原解释道:“信托隔离风险的优势,实际上运用了信托财产独立性的功能,即信托财产与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财产相分离,成为独立运作的财产。因此,任何家族成员个人的风险,都不会波及信托中的股权。”


在家族财富传承的案例中,因家族成员本身挥霍行为导致家族财富外流的现象并不鲜见,而信托则可以防范此类风险。基于信托利益分配的灵活性特点,信托委托人可以依据自身意愿,针对家族成员的具体情况为其专门安排信托利益分配条款,从而降低受益人挥霍家族财富或被欺骗导致家族财富外流的可能性。


传承精神和践行责任的有效工具


家族企业要实现永续经营,家族传承制度和家族精神建设不容忽视。股权类资产有别于现金、不动产、金融资产、艺术品等资产,家族企业的传承,不仅是财富本身的传承,也是企业家智慧的传递与精神的传承。企业家的家风从股权家族信托的信托目的可见一斑,信托分配条款的安排体现着创一代对家族后代引导和激励的方向,可令家族后代始终以家风家训作为行为准则和人生目标。


对此,柏高原指出,如果说“股权家族信托的风险隔离功能”解决了股权的持有方式,是“守”——守住底线、管住风险;“分离股权所有权和经营权”有助于家族企业创新探索,是“攻”——突破困局、激活动能;那么,家族依托信托进行企业传承机制的顶层设计,则是“传”——确立章程、延续精神。


令人欣慰的是,很多创一代已经开始制定传承计划,希望在掌握企业控制权之时,化解家庭内部矛盾,为接班一代创造和谐的家族氛围。


而对于热衷于公益事业的企业家来讲,股权慈善信托则是其实现慈善愿景的有效工具,有助于企业家将慈善、奉献的公益理念内化为家族文化。杨祥表示:“相较于一般捐赠,股权慈善信托能让企业主在拥有企业经营管理控制权的同时,有机会深入到慈善事业的运作当中,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高社会影响力,实现慈善和企业管理控制两不误,可谓一举多得。”


打造服务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信托样本


“我们希望更多的企业家能深入客观了解股权家族信托这一工具的优势,提前谋划、早日布局。”闫晓飞表示,综合近几年服务的企业家需求分析,建信信托发现,运用股权家族信托的企业家通常有两种典型需求:处于创富阶段的企业家为了避免其个人、家庭投资与公司投资的混同,通过股权家族信托的架构,搭建统一的财务投资平台并实现资产传承;处于传富阶段的企业家则希望将其持有的家族企业股权进行传承,实现股权的平稳传承、企业的稳定经营。


如何保证家族企业的长期传承,闫晓飞认为,受托人需要具备三大能力。一是持续稳健经营能力。股权财产受托期限长,跨越创一代的生命周期以及二代参与企业管理阶段,因此,选择一个有持续稳健经营能力的受托人至关重要。作为建设银行综合化经营的一支重要力量,建信信托依托于股东的资源禀赋,多年来创造了真实稳定的长期价值。


二是信托架构设计能力。经过多年积淀,建信信托打造了一支专业背景为律师、会计师强强组合的精英团队,为股权传承方案以及信托架构设计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委托人信托目的合法合规以及信托财产的确定性是股权家族信托业务开展的原则和基础;专业、审慎、适当的尽职调查是股权家族信托落地的第一步;交易结构的合理设计则是股权传承目的实现的关键。此外,建信信托每年将对企业进行年度尽调管理以及架构检视,一方面保证股权财产的可传承性,另一方面对企业进行法税、公司治理、综合金融需求方面的赋能,以期陪伴委托人共同顺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法律和金融环境。


三是专业的资产管理能力。建信信托对股权资产的管理始终围绕股权传承的信托目的,在集中持有企业股权、督促企业建立与传承相匹配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建信信托融合金融机构的专业管理能力,为企业提供投行、并购、投融资等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


七载砥砺,建信信托将持续深耕,借力政策东风,锚定企业传承与发展痛点,通过不断探索,搭建起一套完备的信托护航企业传承方法论;凭借专业的服务,为企业量身打造最优解决方案,陪伴企业家穿越周期,为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信托力量、贡献信托智慧。


来源:《经济》杂志社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