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阳老师和学生在一起。
赵阳
衡水十三中语文教师,多年带高三毕业班,高考功勋教师、优秀学科带头人。先后荣获“教学大比武”评比一等奖、衡水市“一师一优课”活动“优课”、河北省优质课评选三等奖、全国教师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师魂颂”征文一等奖、感恩主题演讲比赛特等奖。
我时常思考,教育家精神是什么?于我而言,教育家精神是春风,可以唤醒每一粒沉睡的种子。从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赤忱,到于漪老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坚守,教育者的使命从来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唤醒生命的成长。
15年的讲台生涯让我懂得,真正的教育恰如静待花开——每个孩子都是待放的花苞,他们有的纯真娇艳,有的淡雅清新,但也有的忧郁深沉。有的花苞需要阳光炽热相拥,有的却需要月光温柔守候。而教育,恰似那唤醒生命的春风,带给他们破土而出的力量。
初见李雷是在那年霜降时节。教室的窗边总蜷缩着一个瘦小的身影,校服洗得发白,刘海遮住眼睛,就像一株被雨水打蔫了的含羞草。发现了他的特别,我总是上课找他回答问题,但他总是一言不发;课间交流时,他也只是点头或摇头,眉宇之间横亘的冰河,让我感到无法跨越。
直到某日晨读,我发现了他写满诗句的旧本子——字迹清瘦,却藏着“星星闪耀在盛满萤火虫的水晶瓶里,和萤火虫共舞”这样惊艳的句子。当晚,我送给了他一本蓝色封面的密码本,在扉页写下:“文字是暗夜的萤火,而老师愿做第一个追光人。”
三天后的一个清晨,密码本静静“躺”在我的案头。开头的五个字“我没有朋友”深深刺痛了我的心,从中,我得知了李雷的成长经历。他的父母以前总吵架,离异后把他留给了奶奶,但当他遇到问题寻求奶奶帮助时,得来的却总是批评和指责。从此,他习惯了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表达、不沟通——像一只刺猬,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用尖尖的刺无声对抗着一切。
在回复中,我在下面画了道彩虹,写道:“你看过《小王子》吗?狐狸说‘驯养’就是建立联系。现在,我们正在互相‘驯养’呢。”笔尖顿了顿,又添上:“明天语文课,能帮我给同学们读席慕蓉的《时光》吗?你的声音一定像月光。”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每天课前我都会组织朗读分享活动,但是内向的他从来没有主动参与过。
李雷第二天的朗读成了“破冰的春日”。他用清泉般的嗓音念道:“我的未来,可以像梵高的向日葵那般灿烂……”我看到,大家向他投来了肯定的目光。我知道,他迈出了第一步。
课后,我选他作为德育小组长,负责整理同学生日册。在集体生日会时,作为小组长的他,带着大家一起唱生日歌,还给过生日的同学送上亲手制作的生日贺卡,写上生日寄语。同学们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课间都主动找他聊天,跟他分享趣闻。我发现他的生活有了颜色、脸上多了笑容。
深秋的社团招新日,我指着绘画社海报对李雷说:“听说他们缺个会写诗的画家,你要不要试一试?”他没有说话,却把报名表攥出了褶皱。后来,他画的《花与教师节》在绘画社的橱窗展出:“穿白裙的养花人站在漫天纷飞的花瓣中,微风荡漾,拂动发梢。女孩嘴角轻扬,恰似樱花初绽,清甜动人。”画像虽不是我,但我知道,这里有我。我突然发现,身为养花人,花海的烂漫也滋养着我的人生。
其实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经历逆境和挫折。逆境有摧毁,但也有重生和突围。
现在的李雷,已经步入大学的校园,但还总是习惯给我发微信,聊聊他的见闻和情况:“老师,我当班长了,以后我要更加努力了。”“老师,我得奖学金了,等我假期回去看您,给您带您最爱吃的蛋糕。”“老师,我恋爱了。”……多么可爱的孩子啊,他们变成了我的眼,替我去看这个多彩的世界,去我想去的那些地方。我时常在想,教育是什么?我觉得教育是守望者在春风里的坚守。只要我们保持灌溉的耐心,终会等来某个清晨——昨夜还蜷缩的蓓蕾,突然“啪”地绽放笑颜。
等风来,赏花开,以爱为种育英才。等风来,启心籁,以光为炬引未来。教育花园的四季,都有老师忙碌的身影。作为新时代人民教师,我们争做大先生,以启智润心为工具,修剪枝蔓,播种希望。今天,我们用双手为学生打造成长的温室;明天,这些被精心呵护的花朵,将装点祖国的大好山河!
作者:衡水市第十三中学 赵阳
(图片由衡水十三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