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邑县迎宾社区服务中心二楼,一间20平方米的调解室正成为守护家庭和谐的“暖心驿站”。自1月份启用以来,这个由县妇联与社区共建的基层调解平台,已累计成功调解12起复杂家庭矛盾,调解成功率达98%,为居民筑起婚姻家庭的坚实防线。


调解室的“硬核”力量,源自其多元专业的调解队伍。社区工作者、资深法律专家、志愿者及居民代表组成的团队,经过系统培训后具备扎实的法律功底和调解技巧。他们建立“一案一档”精细化管理制度,详细记录矛盾成因、调解过程,并通过跟踪回访确保矛盾彻底化解。“我们不做简单的‘和事佬’,而是用法律厘清责任,用温情修复关系。”社区负责人刘杰说。


居民李女士的遭遇,印证着调解室的专业价值。其丈夫曾因沉迷网络游戏导致家庭濒临破裂,调解团队及时介入,促成双方达成“戒除网瘾-回归家庭”的协议。“调解员让我们换位思考,丈夫承认错误后,我也愿意给他机会。”如今家庭重归和睦的李女士感慨,“多亏了调解室拉我们一把。”


调解室的作用不仅在于“灭火”,更在于“防火”。一边以专业调解化解矛盾纠纷,一边积极开展普法宣传与家庭教育活动。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制作并发放宣传资料、组织亲子活动等,普及婚姻、继承、抚养等法律要点,让法律知识触手可及,也增进了家庭成员情感交流。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活动15场,吸引800余人次居民参与,有效提升了居民法律素养,强化了家庭经营能力,从源头预防家庭纠纷。


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的设立,是武邑县探索创新社会治理路径、精准对接居民需求的关键一步。在这间小小的调解室里,专业的调解、贴心的服务、多元的活动,正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守护着社区居民的婚姻家庭幸福,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