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目标加油干 奋力打好“收官战”


衡水日报社副总编辑 刘彦成

距离2024年画上句号仅剩一个月,全年发展进入决战决胜关键期,时间愈发珍贵起来。当前,全市上下正以奋楫争先的勇毅、只争朝夕的拼劲,紧盯目标加油干,奋力打好“收官战”。


11月25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岳峰来衡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市投资和项目工作推进会强调,各级各部门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好当前经济工作,加力提效实施国家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快推进“两重”“两新”工作,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凝聚强大合力。

产业转型向“新”向“智”,创新活力激越澎湃。从上周的报道中,不难感受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律动:今年以来,我市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上跑出“加速度”,共争取工信部试点案例三个,入选河北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重点项目27个,上云企业达到6611家。在深州圣奥办公雄衡产业园,一张张二维码成为串联企业生产线的“钥匙”,“生产一张桌子最快90秒”,“人工智能+数字化应用”给生产力带来了质的飞跃。衡水高新区点燃企业科创引擎,河北三业流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数字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使生产更加绿色化、精准化、便捷化,实现了能耗成本年降耗8.35%的目标。冀州区用“智慧大脑”提速“果蔬进京”,以数字科技赋能农业生产管理,让农业尽显“科技范儿”。时下,我市各行各业正抢抓技术加速创新机遇,以数字化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化改革不停顿,优化环境不懈怠。我市坚持把人才作为城市发展的活力之源、创新之核、发展之要、强市之基,大力推进“衡水学子回归计划”,从“学子回家过大年”到“智兴燕赵”河北省高层次人才服务行·走进衡水,从“人社干部助企行”到“人才夜市”,一系列活动以高层次服务供给组合成拳打造聚才“洼地”,今年以来,共吸引高校毕业生来衡就业20883人,同比增长13.2%。政银合力精准施策,为小微企业融资“架桥铺路”。上周,我市举办“冀质贷”质量融资增信银企对接活动,3家银行机构与企业现场签约,授信金额3.2亿元。以旧换新,焕发消费新热度,换来经济新活力。我市各部门优化流程加快补贴资金拨付,让消费者“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截至11月25日,全市累计置换电动自行车逾3.7万辆,发放补贴资金1700余万元。


悠悠万事,民生为先。这一周,在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好消息不断,亮眼的民生“成绩单”值得点赞:11月28日,滏阳路全线通车,成为衡水道路景观的“新地标”和“打卡地”;我市创新推进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广大群众实现了家门口逛“文化超市”、社区里学“琴棋书画”;让“心愿清单”变成“幸福订单”,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上心事”,办成“满意事”,我市通过“随手拍”、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平台广泛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帮助39.4万名群众解决诉求61.3万件,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实实在在、真真切切。与此同时,我市各领域先进典型不断涌现,“道德高地”捷报频传:国网衡水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被授予“燕赵楷模”称号;王亚红家庭等7户家庭入选2024年河北省“最美家庭”;我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卢宇飞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320毫升,为素未谋面的患者送去了“生命火种”……一个个平凡闪耀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传递出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构筑起了衡水这座城市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线。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目标,越需要我们坚定必胜的信心和决心,时刻保持箭在弦上的姿态,抓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一鼓作气、迎难而上、善作善成,以实干实绩确保今年圆满收官、明年良好开局,奋力交出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